戏台人生
有人把人生当戏台,有人把戏台当人生,陈佩斯便是后者。
从笔者最早熟悉的还年轻时的陈的央视小品《吃面》、《胡椒面》、《警察与小偷》、《正面人物》等等,到而今已白发苍苍的《戏台》,陈佩斯的每一个作品都是精品,都是让人过目不忘的,都是让人乐于再三翻看的,都是让人不管已经看了多少遍,再看时还是笑得不能自抑泪花闪闪的,都是让人不时回味的。只是《戏台》分明多了些沉重,多了些心酸,多了些无奈。当然,也多了些浩然正气,多了些慷慨悲壮。因为《戏台》,陈的戏台人生有了更加浓笔重彩的一篇,时代的戏台也有了可以流传下去颇有分量的一篇。
辛苦了,陈佩斯!
祝贺你,陈佩斯!
看《戏台》,我在想,如果没有《戏台》,陈佩斯还是陈佩斯,不过是一个让人怀念善于搞笑的著名小品演员陈佩斯。有了《戏台》,陈佩斯无疑成了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电影艺术家,一个艺术大家。就而今来看,不管是名或利,陈佩斯都应该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大家。可是至今,我似乎还在为陈佩斯当初做《戏台》而担心后怕。
我在想,陈佩斯用了差不多十年时间铸就了一个《戏台》。为了这个《戏台》,他四处筹款,借朋友钱,抵房产,可以说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还好,《戏台》做好了。要是有个闪失,这是经常会出现的一种情况,朋友的钱拿什么还?自己还将无家可归。一个七十岁的老人,将何以为生?艺术家们最后穷愁潦倒贫病交加的事还少吗?真庆幸陈佩斯没有成为后者。
不可能吗?一部电影,十年时间,这期间要有多少变数?自己的,社会的,等等……
制作一部电影要做多少事?要面对多少问题?要克服多少困难?这不是一般力量智慧能力所能承重的。
就算电影制出来了,你敢肯定就一定能上演?这里不确定因素又多了。
就算上演,票房会尽人之意吗?那可是要人自愿掏腰包的呀!
等等……等等……
不管哪一个环节出点问题,都是让人所无法承受的!
可喜的是,陈佩斯《戏台》的铸造虽然途中也困难重重,甚至于功亏一篑,到底功德圆满了。真的让人为陈而庆幸。
我特别敬佩陈佩斯的执着,敬佩陈佩斯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敬佩陈佩斯大家风范的艺术功力与境界,敬佩陈佩斯骨子里亲民的艺术风格,敬佩陈佩斯卓越而无与伦比的喜剧才华。正是这些为陈佩斯的《戏台》压舱,添彩,加之艺术家对自己作品的自信,和民心所向,才使得幸运终成现实。
看《戏台》,我在想,十年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回想我们经过的十年,也曾忙忙碌碌,可到底做了些什么?其中又有哪些可以使我们所欣慰所自豪所骄傲的?实话而言,回答这个问题,应该是没有多少底气的。因为我们没有陈佩斯明确的目标,而且是宏伟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有,我们没有陈佩斯那样为目标而破釜沉舟,惮思精滤,拼命一搏之精神。如果我们能用陈一半的胆识与精力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今肯定会是另一种境况的。
一个已经六十多岁已经功成名就的人还在破釜沉舟精益求精呕心沥血地铸造自己的人生《戏台》,我们的《戏台》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