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晨醒来第一件事情就是找手机,看一看朋友圈在自己睡了以后还有什么动态。
上班时间在地铁在公交车上,用一个低头族的方式开始一天的时光。
拿了一本书、一套题去自习室,准备用几个小时的时间好好学习,然后在看了大概十分钟之后,掏出手机准备看一看时间,顺便戴上耳机听一首歌,然后便刷了微博,逛了淘宝。
在上班的间隙,掏出手机休息准备放松片刻,看到朋友圈的趣事,点赞回复,然后聊得不亦乐乎。
休息时间、用餐时间、相聚的时间、以及晚上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依旧是离不开手机。
如果上述的现象都发生在你的身上,那么,恭喜你,你的掌控权已经不再你自己的手上了,你是属于手机的,你是属于网络的。
相信你一定会反驳,这是互联网带给我们的便利,这是我们学习掌握新知识的途径,这是我们这些生活在信息社会的人最正常的生活表现。
的确,如你所说,我们,以及周围的很多人,都一样,都陷入了这样的境地。
我们因互联网而认识了大千世界,同时也因互联网将自身局限在一个狭小的环境。
你有没有发现,除了睡觉,连续两个小时不碰手机已经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
你有没有发现,热闹的聚会,已经是每个人抱着一部手机在孤独的狂欢。
你有没有发现,除了手机,我们已经找不到更好的兴趣。
你知不知道,曾经的你还会解三角函数,能看懂复杂的几何图案。
你知不知道,曾经的你还知道牛顿三大定律,背过元素周期表,懂得生物的遗传规律。
你知不知道,曾经的你还上知华夏五千年,世界近代史。
你知不知道,曾经的你还懂得洋流分布图、大气的运动。
可是,如今,你想一想,除了玩手机,你还知道什么?
没有人否认,互联网的发展是社会的进步,他带给了人们无限的便利。
可是,在一个人们缺乏自控力的时代,很多人都因互联网而受益,同时也因互联网而受害。
足不出户,指尖就是世界,这是互联网的魅力所在。
流连忘返、自我陶醉的荒谬,这是互联网带给我们的创伤。
互联网带来的机遇,让很多人尝到了成功的甜头,所以,大多数的我们,都开始渴望成功。
然而,除了少数人能够取得成功之外,多数的人还是平庸了一生。
《浅薄》的作者尼古拉斯·卡尔说:成功=3%的聪明才智+97%的抵御互联网干扰。
这个等式的比例让我们发现,抵御互联网的干扰是一件极端重要的事情。
如今很多人都在反思,互联网究竟带给了我们什么,而我们又因为互联网失去了什么。
现在的我们因为互联网而找到了触摸世界的捷径,在指尖就可以联络到世界各地的人们,在指尖就可以领略到不同地域的风情,在指尖就可以找到自己的兴趣以及兴趣的延展。
我们为互联网而欢呼雀跃,我们因互联网而彻夜不眠。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失去了很多。
碎片化的阅读让我们再也找不到以往那种沉醉于纸质书的感觉,我们失去了深层次的阅读。
我们接触到形形色色或类似或截然不同的观点,我们的脑海中充斥着杂乱无章的线头,然而,我们却失去了自我思考的能力。
我们找到了数量繁杂的吸引人的兴趣点,同时我们也失去了集中注意的专注。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关键在于一个人对自我的把控。
在信息繁杂的社会,严格自我的控制,约束自己的行为才显得更为重要。
世界越繁华,我们才应该越自律,因为诱惑太多,总会让人眼花缭乱。
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时代,专注,才是最好的出路。
摒弃繁杂的信息,找准自己的兴趣点,专注的对待,用心的思考,有力的执行,路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亮。
这是我们争夺自身控制权的一场战争,虽然没有硝烟弥漫。
信息的冗杂与堆砌,只会让思想越来越臃肿,如果不经过刻意的精选,深层的思考,抽丝剥茧的精炼,那么,你只会在最好的年纪,变成一个只会玩手机的胖子。
�
(文章首发微信公众号:南辰北星,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