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何时起,我对心理学有所向往,它那神秘的面纱让我迷恋,总想一探究竟,大概是两个月前,我买了岸见一郎的著作《被讨厌的勇气》,内容是围绕阿德勒心理学展开的,就是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心理学三大巨头”的阿德勒。
风靡欧美的阿德勒心理学对于“人如何能够获得幸福”这个哲学问题给出了极其简单而具体的“答案”。阿德勒心理学中心思想不同于弗洛伊德的原因论,而是在目的论,人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因为有所目的,我第一次看到这个观点也觉得荒唐与可笑,可是深入了解后,我对于这个观点不予否定,其中一个例子,是这样说的:
一位青年在咖啡店看书的时候,从他身边经过的服务员不小心把咖啡洒到了他下狠心买的一件新衣服上,勃然大怒的他忍不住大发雷霆,平日的他并不在公众场合大声喧哗,唯独这次,他的愤怒的声音传遍了店里的每一个角落。在这种情况下,“目的论”似乎讲不通了,青年总归不可能是想要发怒才发怒的吧,似乎那是“一种自己也无可奈何的不可抗力”,可是假如当时青年恰巧拿着一把刀,会一生气便向对方刺了过去吗?这个比喻似乎是极端的,但请冷静思考一下,按照青年的观点,所有盛怒之下的犯罪都可以归咎于“怒气”,而并非是当事人的责任。不就是说人无法与感情抗衡吗?所以青年的观点是不对的,按照目的论来说,青年的做法完全是“为了大发雷霆而制造怒气”。也就是说,为了达到大发雷霆的这个目的而制造出来愤怒的感情。也就是说,青年想通过大发雷霆来震慑犯错的服务员,进而使他认真听自己的话。作为相应办法,青年便捏造了愤怒这种感情。愤怒并不是不可控的情绪,比如,有一天母亲和女儿在大声争吵,正在这个时候,电话铃响了起来。“喂喂?”慌忙马上话筒的母亲的声音中依然带有一丝怒气,但是,打电话的人是女儿学校的班主任。意识到这一点后,母亲的语气马上变得彬彬有礼了。就这样,母亲用客客气气的语气交谈了大约5分钟之后挂掉了电话,接着又勃然变色,开始训斥女儿。所谓的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而已。
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用“目的论”解释,生活的不快乐一部分来自于自己的不开明,这是自己可以调整的,另一部分来自旁人的不认可或者说旁人的冷眼与讨厌。我们只需要看清这一点,有勇气被讨厌。阿德勒心理学期许你拥有被讨厌的勇气,继续大胆地许下做自己的愿望,并勇敢实现它,所谓的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阿德勒的目的论会在不经意间给你惊艳的感觉,并不是心灵鸡汤,而是略带苦涩,但又可治病的良药。也许阅读过程中你会被作者的“犀利”颠覆三观,心生不爽,但不爽过后,抬头看窗外,满目清凉,世界会变美好很多。
其实被人讨厌并不那么不堪,人生最绝望的不是被人讨厌,而是没有人注意到你,你在人群中像空气一样。有的时候被人讨厌并不代表着你是不对的不好的,也许仅仅是因为别人的嫉妒、别人的诬陷,不必委曲求全附和旁人,拥有独立坚定的三观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