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某个报告指出,中国人平均预期寿命是75.3岁,大概是900个月。如果将这900个月画成一个30X30的表格,一个格子就等于一个月,每过一个月就把一个格子给涂满,当人生被量化后,将会看到
20岁的你,青春年少,图是这样的
30岁的你,可能事业有成,图是这样的
对于我们来说,从20岁上大学开始,到毕业再去北上广打拼,我们一年之间还能见父母多少次?2次,还是3次?屈指可数吧。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脑补一下在那张900格子的图上是什么样子。
在《最好的告别》这本书中,谢莉为了照顾他88岁的父亲路·桑德斯,慢慢成了一位全天候看门人兼司机兼日程经理兼医药和技术难题解决者,同时她还是厨师兼侍女兼服务员,更不用说还是挣钱养家的人。由于长期照顾父亲,在多重的压力下,谢莉疲惫不堪,逐渐失去自己的生活,精神也开始焦虑不堪,到最后她几乎临近崩溃。她想当个好女儿,她希望父亲安全,也希望他快乐,但她也想要一份可以控制的生活。在最后,谢莉终于泪眼婆娑地告诉路,她提供不了他需要的照顾——情感上和经济上她都提供不了。
久病床前无孝子么?这是我看完这里想到的第一句话。谢莉她只是想逃开这根本不属于自己的生活,出于感恩,出于爱,她可以付出部分甚至大部分生活给自己的父母,但是长时间的持续的付出全部,耐心和温柔终将会被耗尽,而焦虑烦躁会爆发。这是人之本性,那么我们请不要以不孝或无爱去定性这种本性的需要。若有一日你我面对同样的情况又会做什么选择呢?久病床前无孝子,可以理解,却令人唏嘘。
最近在共读《最好的告别》这本书的微信群里,有小伙伴也提出了类似的问题:独居老人不仅仅是在国内,国外的比例或许更高一些,而且这个比例会越来越高,我们可以做的就是经常回去看一看,但事实上,少之又少。这让我想到一个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很少去想的一个问题:如果因为父母的病,要失去50%的时间,我们又该怎样应对?
共读群里的小伙伴是这么回答的:
没有身受,怎能感同?我不知道我的答案,但是我想,我们能做的就是常回家看看,这个答案一定没错,如果不能常回家,多给家里打打电话也是可以的,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