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TableView的优化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提前计算并缓存好高度(布局),因为heightForRowAtIndexPath:是调用最频繁的方法;
异步绘制,遇到复杂界面,遇到性能瓶颈时,可能就是突破口;
滑动时按需加载,这个在大量图片展示,网络加载的时候很管用!(SDWebImage已经实现异步加载,配合这条性能杠杠的)。
除了上面最主要的三个方面外,还有很多几乎大伙都很熟知的优化点:
正确使用reuseIdentifier来重用Cells
尽量使所有的view opaque,包括Cell自身
尽量少用或不用透明图层
如果Cell内现实的内容来自web,使用异步加载,缓存请求结果
减少subviews的数量
在heightForRowAtIndexPath:中尽量不使用cellForRowAtIndexPath:,如果你需要用到它,只用一次然后缓存结果
尽量少用addView给Cell动态添加View,可以初始化时就添加,然后通过hide来控制是否显示
离屏渲染
On-Screen Rendering
意为当前屏幕渲染,指的是GPU的渲染操作是在当前用于显示的屏幕缓冲区中进行。
Off-Screen Rendering
意为离屏渲染,指的是GPU在当前屏幕缓冲区以外新开辟一个缓冲区进行渲染操作。
特殊的离屏渲染:
如果将不在GPU的当前屏幕缓冲区中进行的渲染都称为离屏渲染,那么就还有另一种特殊的“离屏渲染”方式: CPU渲染。
如果我们重写了drawRect方法,并且使用任何Core Graphics的技术进行了绘制操作,就涉及到了CPU渲染。整个渲染过程由CPU在App内 同步地
完成,渲染得到的bitmap最后再交由GPU用于显示。
备注:CoreGraphic通常是线程安全的,所以可以进行异步绘制,显示的时候再放回主线程,一个简单的异步绘制过程大致如下其中shouldRasterize(光栅化)是比较特别的一种:
光栅化概念:将图转化为一个个栅格组成的图象。
光栅化特点:每个元素对应帧缓冲区中的一像素。
shouldRasterize = YES在其他属性触发离屏渲染的同时,会将光栅化后的内容缓存起来,如果对应的layer及其sublayers没有发生改变,在下一帧的时候可以直接复用。shouldRasterize = YES,这将隐式的创建一个位图,各种阴影遮罩等效果也会保存到位图中并缓存起来,从而减少渲染的频度(不是矢量图)。
相当于光栅化是把GPU的操作转到CPU上了,生成位图缓存,直接读取复用。
当你使用光栅化时,你可以开启“Color Hits Green and Misses Red”来检查该场景下光栅化操作是否是一个好的选择。绿色表示缓存被复用,红色表示缓存在被重复创建。为什么会使用离屏渲染
当使用圆角,阴影,遮罩的时候,图层属性的混合体被指定为在未预合成之前不能直接在屏幕中绘制,所以就需要屏幕外渲染被唤起,而屏幕外缓冲区跟当前屏幕缓冲区上下文切换是很耗性能的。iOS版本上的优化
iOS 9.0 之前UIimageView跟UIButton设置圆角都会触发离屏渲染
iOS 9.0 之后UIButton设置圆角会触发离屏渲染,而UIImageView里png图片设置圆角不会触发离屏渲染了,如果设置其他阴影效果之类的还是会触发离屏渲染的。
这可能是苹果也意识到离屏渲染会产生性能问题,所以能不产生离屏渲染的地方苹果也就不用离屏渲染了。
作者:齐滇大圣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6d24a4c29e18
來源:简书
简书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