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结束,开学的第一天,就感觉到时光的转换。短袖是穿不了了,即使是太阳高照的中午,也要穿一件长袖的外套才能抵御这寒露节气的凉意。平时对阳光避之不及、生怕晒黑的两位美女老师,今天意外地说:阳光晒晒,真舒服。我看向她们的穿着,一个是薄薄的两层雪纺连衣裙,一个是白色蕾丝公主裙,她们是太冷了,才喜欢上带着温和暖气的阳光吧。
树下枯黄的落叶,已铺了薄薄一层。我并不喜欢落叶,因为打扫起来颇费力气与时间。而据以往的经验,落叶盛期还未真正到来。每年杨树落叶的时节,卫生区那几棵大杨树下,每天都会铺厚厚一层,装满两个大号的垃圾桶。而且一边扫,一边会有叶子不停地、飘飘摇摇落下来。
作息改为冬季时间表,意味着午休要缩短。我这个午睡养成习惯的人,一天不睡,整个下午就提不起精神。因此,我要努力跟时间赛跑,缩短吃饭时间,留出午休时间。寒冷天气的午休,最恼人,热乎乎的被窝里,刚刚睡着,就该起床了,不舍得那股热乎劲儿,又无奈,每天都是一次痛苦的断舍离。
中秋国庆八天假期,田野变化最大。放假那天,田里还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待收割的玉米;今天开学,那条路的两边,已是旧貌换新颜,变成平展展、齐整整、露着新翻泥土的麦田。
也有开心的事:衣服不用每天换洗,头发也不会被汗水打湿,脸上的妆容,终于可以长长的顶上一天的时间。这不冷不热的天气,是一年当中最舒服的时候啊。
跟孩子爸爸聊天,关于要不要把物质看淡的问题。他给我说了一个真实的事例。朋友杨,中午赴宴,吃得酒足饭饱,下午回到家,看到老母亲熬得稀米汤,开心地说:“真合我意,今天下午,不用炒菜,不用热馒头,就这样挺好。”他姐夫和另一个干活的工人,在一旁偷偷骂他:“你TM吃肉吃饱了,喝碗稀米汤舒服,老子中午就喝得米汤,还指望下午能有点肉吃呢。”
所以啊,说要把物质看淡的人,一定是不缺物质的人啊。
在家的日子,家里冰箱积满了食物,吃不动、不想吃;买回来的苹果,放蔫了也懒得尝一口;自家石榴树,果子被邻居快摘完了,也没兴趣吃一个;剩了一半的西瓜、哈密瓜经常放坏扔掉:昨天到了单位,今天突然感觉到饿了,物质匮乏的时候,才感觉食物的可贵与香甜。特意跑回家,带了在家吃不动的煮花生、石榴,哈密瓜,酱牛肉,吃了个肚儿圆。
刚刚开学,还没有从假期的散漫中恢复过来。时运不济,昨天晚上值班不能回家,今天上晚自习不能回家,算下来,我要在单位连轴待48个小时。一边抱怨这该死的晚自习,一边又劝自己要知足,有多少人羡慕我有一份儿稳定的工作啊。
白居易《池上》诗云: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我们阻止不了时光流逝,挽留不住美好韶华,就如常常挣扎纠结该舍还是该留,其实,我们哪里能左右这些,这都是命运在暗中给我们做好的安排啊。所以尽人事听天命吧,尽量不为难自己。
秋已深,天凉多加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