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个人的心性是需要不断被磨砺的,不停磨砺,在磨砺过程中找到自有的价值体系,在磨砺过程中让自己沉下心来,在磨砺过程中好好思考自己的产品。
我们有时候在面对巨大压力的时候,是否有扛压力的能力呢?是否能够在巨大的压力面前从容淡定呢?其实所谓的压力出现,就是自己对当前的状况不能够有掌控感。
一个人一旦对当前所有的状况都能够烂熟如胸,一切尽在掌握之中,那么整个人表现出来的感觉就是气宇轩昂,昂首挺胸。
一个人的自信是骨子里面散发出来的,只要自己觉得一切都是可以掌控的,那么自然就会坦坦荡荡,落落大方。
2
一个见过世面的人,会觉得所有的东西就是那么一回事,自己内心中不在乎,自己觉得也就那么一回事而已。
因为经历过,所以留下了痕迹,这种痕迹是一辈子的,很难把它磨灭掉。
心性的培养在于自己的专注,我现在正在做什么?我应该如何去做?我此时此刻的状态是否在线?如果我现在一边码字,一边开小差,那么自己整个人的感觉就非常不好了。
所以这时候就需要自己耐住性子,耐住寂寞,耐住那颗躁动不安的心。
凡事都是有规律的,自己的时机不到,无论怎么去想,无论怎么去思考,都没有用。有用的感觉是什么?
就是自己能够很好把握住命运的喉咙,喉咙是关键点,抓住了喉咙,一切的问题都能够轻松解决。
3
我们总想这样或者那样,殊不知很多东西是需要自己去好好琢磨的,不琢磨就出不来结果,不琢磨就搞不定具体的方向。心性也很难成长起来。
如果我们遇到一位好的老师,遇到的这位老师比自己的水平都要高,那么这就是好事,这就是自己开启智慧学习的开始,从这个老师身上学到东西,从这个老师身上找到那种感觉,从这个老师身上学习一些我们不为人知的知识体系。
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优点,那么就要去揣摩这种优点,把这种优点为己所用,那么整个人的感觉就会非常好。
我们总想一步登天,殊不知步子跨太多,最后跌倒的还是自己。当我们长期觉得自己牛逼,自己很厉害,那么自己就没有成长的空间了。
心性这个东西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些人一坐下来,就会淡定从容,安安静静;但是有一些人一坐下来,就会躁动不安,心神不宁。
4
一个人无论到哪里,无论做什么,都能够淡定从容,都能够心静如水,这样的人就是一个智者。
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智者,因为智者能够发现常人无法觉察到的东西,智者思考的维度跟别人是不一样的。
成为智者,首先在于自己的发心。比如读书学习是为了成为圣贤?还是为了升官发财?这是两种初心,那么就是两条路。
为什么选择大于努力?就是因为自己选择的道路,有些人选择的是窄门,有些人选择的是宽门。
窄门进去的人很少,宽门进去的人很多,现在的行业也是细分领域,如何从细分领域中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地,这对自己来说就是一种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