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推荐
文章的三大价值:
情绪价值(共情)
启发价值(新知)
利益价值(干货)
好文章的5个标准
①提供认知,创造价值
②信息量大,且密度高
③逻辑性强,论证精彩
④容易理解,不能高冷
⑤真诚沟通,不端不装
拆解全文
一、选题方向(成长文)
二、标题(热门话题+激发好奇+展示回报)
三、开头(激发好奇;展示重要性和价值;与我有关,对我有用)
观点+引用+话题,开门见山,提出观点:与“心流”谈场恋爱,乃长假休息的最高境界,再用名人的博文,引出话题:个人的生活质量主要取决于闲暇的利用方式,但90%的中国人不懂得怎么休息。
【引用】周国平发过一段有趣博文:
人=吃饭+睡觉+上班+玩。
猪=吃饭+睡觉。
代入:人=猪+上班+玩。
即:人-玩=猪+上班。
结论:不懂玩的人=会上班的猪。
不会休息的人=会上班的猪。
四、正文
结构(对比/对照型结构)
01没有比刚刚度过假的人更需要假期的了
案例+议论+金句+结论
用案例引出观点,金句加持,得出结论:“姿势”不对,越休越累。引出下文
【案例】
清华大学曾经做过一个调查:放假回来,你的状态怎么样?
排名第一的答案是——累。
每次长假,你是怎么度过的?
排名前几位的答案是这样的:
补觉
急行军式旅行
刷电影刷电视剧
宅家里玩游戏
胡吃海喝
去KTV、酒吧等嗨到三更半夜
【金句】英国作家埃尔伯特有句名言:“没有比刚刚度过假的人更需要假期的了。”
02休息的悖论
引用+结论
引用两个悖论,得出结论“休个假,比上班还累!”因为不懂得休息,不知不觉就陷入到两个悖论之中。
【引用】社会学家发现了两个休息悖论。
第一个悖论是:
“半世纪以来,人们可自由支配的休息时间总体上一直呈增加趋势,但人们主观上却觉得自己的休息时间在减少。”
正如我们常常所感叹的:“感觉还没耍,假期就过了。”
第二个悖论是:
“休息的意义本来在于恢复疲劳、放松神经,重燃生活的热情,但现在人们休闲之后,却往往觉得很无聊很疲累。”
五、结尾(①制造共鸣:炮制金句,强化主题;②强化价值;③制造话题:强调观点,引发站队;制造话题,引发讨论;提出问题,制作参与)
六、读者分析
七、作者分析
金句收集
英国作家埃尔伯特有句名言:“没有比刚刚度过假的人更需要假期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