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M和鸡条本季的第一期都以垃圾为主题。
两大流量受众多的综艺节目选择垃圾为主题,说明垃圾问题已经很严重,足够需要引起重视和加强
我国目前的现状是 据统计(此数据还在不断增长中),我国大中型城市人均年产垃圾440公斤,城镇生活垃圾的年排放量超过2亿吨,历年的垃圾堆存量达60亿吨,且仍以年均8-10%的速度增长。
我国生活垃圾的分类为:四大类
可回收(蓝色)、厨余垃圾(绿色)、有害垃圾或不可回收(红色)以及其他垃圾(灰色)四大类,分别对应的不同颜色的垃圾桶。
可以说这么简单的垃圾分类,我这个年纪的人(88年)日常中也没有注意到如何分类,而存在的理念仅仅是不随地扔垃圾,垃圾分类的概念很薄弱。就是说基本的垃圾分类我都无法做到,更别说细分。
而从可回收垃圾的分类中我们可以发现好多回收的物品仅仅是简单的放到垃圾桶中,可以再源头细分的情况并没有细分。比如废纸、织物类、金属并没有单独列出,仅仅是粗略的统一在一起,为垃圾处理造成了二次分类困难。
那这种分类造成的垃圾处理也就自然而然简单粗暴。
我国垃圾的处理办法一般为三种,焚烧、堆肥、填埋。以下是三种办法的优缺点:
工业国家和我国垃圾处理方式差异如下:
从上图发现我国的垃圾处理水平和意识均处于低水平阶段,更不要说细分处理。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办法现执行的是2007年07月1日的版本,我引用了垃圾分类中的一条
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第十五条规定:城市生活垃圾应当逐步实行分类投放、收集和运输。具体办法,由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标准和本地区实际制定。
从管理办法中可以见到对于垃圾的分类管理办法也没有明确规定,仅仅是逐步实行分类投放。具体的实施还是看各城市各地区的管理。
在各个城市中垃圾桶还是随处可见的,然垃圾如何分类存放普遍都没有一个意识和概念,更如何谈细分。
这是一个迫切急需解决的问题。
当然我们可以看到好多城市的幼儿园已经再教小朋友垃圾分类知识,好多自媒体也在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但这并不是普遍现象,仅仅是星星之火。需要全国全民都有这样的意识,重视垃圾分类和处理。借鉴日本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把垃圾分类和处理的意识传到千家万户。
我们已经是垃圾分类和处理的低水平阶段,希望国家重视垃圾分类和处理,制定管理和办法,这不仅仅关乎到这一代的生活问题,更关乎到我们的子子孙孙。
借用鸡条的口号,让垃圾分类成为新的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