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外话:新建一个文集叫做费墨,浪费墨水的意思,旨在督促自己常常练笔,浪费点墨水不算什么。文集的名字有点文绉绉的嫌疑,但是写太实在未免过于不讲究,总不能叫费电吧?更不能叫费纸--这难免不让人另起联想。
-----------------------------------------------------------------------------------------------------
今天我用1秒钟的时间,删除了我1年多来收藏的文(gan)章( huo),获得了2015年的第一个领悟。
这事儿和我最喜欢的一个应用有关,它叫做无觅阅读。无觅阅读是一年前个性化阅读应用的代表,至于其特点,说白了就是其通过算法分析用户阅读兴趣,再据此生成相应的推荐结果,过滤掉不感兴趣的内容,提升阅读体验。当时之所以选择了无觅,是因为它真的很纯粹,很实用,很漂亮。说它纯粹,因为它只关注阅读,极少的社交设置,顶多有个评论和关注功能。仅有的这个关注功能,也不会刷动态,也就是说大家各看各的,互不影响,阅读嘛,就图个清静。说它实用,就得对它的待读和收藏功能点个赞。一键待读适合快速地保存自己有兴趣的文章,我经常利用在车上或者别的零碎时间,刷一会儿推荐,保存2、3篇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到待读,有时间再慢慢阅读。它的收藏、分享功能现在看来已是此类型应用的标配,但在当时对我来说可是吸引我的最大原因。可以自建文集分类,同时可设定是否公开,在我看来,这有两大好处,一是有利于主题阅读,二是有利于用户交流。在每篇文章的下面,都有其他用户收集了这篇文章的文集,不消说,在别人家的文集里,你可以找到更多同类型的精彩文章。俗话说,拔了萝卜带出泥,这是拔了萝卜带出宝。好的内容,还可以分享到朋友圈或者为知笔记等,做进一步处理。说它漂亮,其实说说它简洁,大方,没有那么多的官分、官推(我在黑简书吗?),满屏的阅读,很私人,很惬意。
可惜的是,因为版权、盈利等原因,无觅在去年7月关闭改做别的了,网站功能彻底关闭,手机应用还能看,但是分享功能没了。如此,每天午休的时候,我还是习惯性地点开无觅,看上一小会儿,只是每每看到有意思的文章想分享给朋友的时候却不能如愿,只能到别的应用搜索标题,十分麻烦。之所以一直舍不得删掉无觅,一是用惯了有点小小的情节,二则是舍不得1年多来收藏的近200篇再也无法导出的文章。如此,无觅倒成了我心里一块大石头。
上个月老婆给我换了手机,我也终于决心换掉功能已有明显短板的无觅。问题来了,收藏的文章怎么办?由于无觅自带的导出功能已经完全失效,我不得不另辟蹊径。我想了个办法,就是点击每篇文章后面的“阅读原文”功能,试图通过跳转到浏览器再保存的方法来曲线救国,但效果很不理想,由于文章源不同,很难直接把想要的文字及配图利索地保存下来。几经周折,气喘吁吁,无功而返。
时间来到了晚上,我觉得应该换个思路了。我问自己,这么折腾的意义是什么呢?为什么这些文章必须导出来呢?我给自己的理由是,因为是好不容易收集来的干货,来不及看的,删掉很可惜。问题有了进展,第一,来不及看的有多少?第二,这些干货究竟有多大的价值?
第一个问题很好回答,答案也很尴尬,在“待读”里面的文章,竟然有103篇之多,占了收藏总数的一半还要多。这其中还有1年前收藏的,自从被我打入“待读”的冷宫之后,再也没瞧上一眼。第二个问题不好回答,毕竟,既然看都没看过,如何判断价值之所在呢?我决定快刀斩乱麻,快速判断一下这些文章的价值,删掉意义不大的。我的标准如下:第一,保留新鲜的建议或意见,我早已认同的删掉;第二,保留对单一问题有深度阐述的,删除罗列条款式的,比如“提升工作效率的N钟方法”;第三,一时半会用不上的纯操作性的文章,比如“提升你效率的PS快捷键”等等;第四,删除别人家的读书笔记或是思维导图。
2个小时过后,结果出来了,最后在我的无觅阅读中保留的文章,不过区区12篇而已,还不到10%。这么说,神奇的2/8法则又在起作用:在你收藏的干货中,真正对自己有意义的,可能也就两成,多么痛的领悟!
接下来的工作就简单了,我按照文章的标题在电脑上搜索,将内容复制粘贴到为知笔记中,耗时20分钟,然后将无觅阅读的图标长按→删除,1年多来的珍藏,1秒钟烟消云散,心中压的大石头,也终于尘埃落定。
之前陆陆续续看了不少关于时间管理方面的书和文章,隐约记得其中有关于精力管理的,大意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件事要么不要开始,要么开始了就得赶紧完成,否则积压在那里,会不知不觉中占据一个人越来越多的精力,让一个人变得焦躁不安。这样看来,这个说法是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