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唐代]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历经十年战乱流离后,成年后偶然重逢。询问姓氏才惊觉是初识,道出姓名方忆起旧日容颜。别后历经世事变迁长谈不休,直到暮色中传来寺院钟声。明日你又将踏上巴陵古道,重重秋山更添离愁别绪。
离乱:指安史之乱(755-763年)及其后续战乱。
沧海事:化用《神仙传》沧海桑田典故,喻世事巨变。
巴陵道:唐代岳州巴陵郡(今湖南省岳阳市)的官道。
暮天钟:寺院黄昏报时的钟声,暗示交谈时间之长。
秋山:既写实景,又暗喻人生阻隔。
此诗创作于安史之乱平定后(763年)的藩镇割据时期。李益(748-829)亲历代宗、德宗朝持续战乱,其家族因战祸迁徙流离。诗中"外弟"当为姑表兄弟,折射出当时士族阶层在战乱中离散重聚的普遍境遇。巴陵道作为长江中游要冲,是中唐士人南迁避祸的重要通道,尾联的地理意象具有典型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