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1 韩国华
《生命之光》读书会今日开启。学员都是这几年持续学习的老学员。如果你不曾进入这个团体,你可能不会了解大家为什么克服了种种困难,共赴这样一场心灵之旅。
这次是读书会的第一个模块《伴侣关系》,由我和妹妹带领。读书会布置依然是鲜花和书,还有美酒。
开始,我们先介绍了这次读书会的设置以及大概的流程和学习方式,让大家心中有数。
这次读书会的内容是学习《与爱重逢》前言部分。老师在前言部分就给出了很多很厚重的东西。我们先一起学习了第一段:“生而为人,注定伴随着不完美与伤痛。从出生到成年的过程中,原生家庭塑造着我们的主要信念和心智模式。这些信念和心智模式决定着我们对生活和学习,工作中遇到的事件的反应。而事件的结果又会反过来加固我们的信念和心智模式。如此循环往复,我们往往就会受困于自我认知和事件的轮回里”。一边读,一边让大家分享感受,一边做练习和演示。其中一个练习是:是的,我是不完美的!跟同伴两两相对,说出自己的不完美。很多人有情绪上来,看到了对自己的自我否定乃至自我攻击,有的朋友说,这么多年,从来就没有饶过自己。大家深深的体会到:伤痛,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而它转过来就是财富。同时大家也看到了从原生家庭那里所传承的一些信念和心智模式。
第二段,“欲改之,先纳之。先要看到承认,面对自我的不完美和伤痛,然后很多包裹着的防御和束缚模式就会逐步松动,继而瓦解,我们才会发现,所谓伤痛并不是生命的全部,也不是个人化的,很多的资源祖先的文化的个体的等等。带着丰足的爱在等待着我们去看到去获取,从而转化我们的生命,改变我们的生活。”这段对大家的触动也非常的大。最后聚焦到了“接纳”这个词,也成为了这次读书会的主题。大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论自己对这个词的理解。大家在讨论的时候讲到了攀比和比较是很多痛苦的来源。韩老师也带领大家做了一个演示。
接下来讨论的是老师在书中讲到的:“在当下物质欲望发达和心灵敏感多变的环境下,人心寂寞,爱匮乏,关系也容易出现危机。尤其年轻的一代,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焦虑,而能获得的支持却非常有限,个体的心智成长于家庭生态的重建就显得迫切重要了。围绕这一段,大家再次展开讨论。
最后一部分是关于“修养“。老师把“修”和“养”拆开来进行诠释。怎样才能“如实如是”地去面对自己,接纳他人。我们又做了一个练习:是的,这样就很好。没有想到,这个现场生成的练习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每个人脸上都灿烂如花。从之前练习对自己的批判到对自己和他人的接纳,真的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其中有一个学员谈到自己的孩子,说我觉得我已经给了女儿最好的,她应该是活泼的,幸福的,可是她却是早熟的,心事比较多的。围绕这个话题,我们又进行了“我觉得”“我以为“的讨论。是的,幸福,需要勇气,更需要谦卑。
老师讲到的“养”字。可以理解为成长需要时间和耐心,犹如养一盆植物或者养一个孩子一样去陪伴和滋养生命。我们也讲到了中国人所提倡的天人合一。人要顺应自然的规律,跟大自然多一些连接。
最后做了一个练习:镜像练习。在大家觉得好玩儿的同时,引导大家去看自己的模式:是愿意做一个引领者,还是做一个被引领者?在不同的位置上,有怎样不同的感受?同时也让大家去看到,作为家长,我们就是家庭中的引领者。需要不断的学习,才能够把握好真正的航向。才能更好的去引领孩子。
最后每人一句话说自己今天的感受。大家都表示:要不断的成长自己,为自己的生命和自己的家庭注入一道爱的智慧的光芒!
其中一个学员讲到她不接受自己,我们又给她做了“是的”的回应,她泪流满面。
还需要提及的是这次读书会一位妈妈带着3岁的儿子来参加,小家伙自始至终都在不停地折腾,喊叫,场地中打滚儿,但是大家却反映并没有被孩子带走注意力,反而听得特别认真。那位妈妈也特别感谢大家的包容和接纳。而实际上,是这个孩子疗愈了大家。
感悟:一个持续成长的团体太重要了,大家彼此信任,相互碰撞,营造了一个更加包容、温暖、敞开的环境,这样的环境让大家都有归属感,又会促进每个人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