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当常读季羡林
从小到大,我总能听到季羡林的名字。起初,我还不知道他是北京大学的副校长,只知道,他精通吐火罗文,这种全世界也没几个学者能够精通的语言。
不仅如此,季羡林老先生,他早年还留学在外,精通英文、德文、梵文和巴利文,能够阅读俄文、法文。这种对于语言的掌控能力,实在是让人敬佩。
[图片上传失败...(image-583dca-1650937062760)]
在原来的语文课本中,就有一篇叫作《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的文章,季羡林就是文章中的“大树”,老先生在访谈录中劝谏孩子们,要趁着年纪小,好好学习语言。尤其是,还要学好一门外语。
除此之外,季羡林在国学上的成就,也是少有人能匹敌的。
他出生于旧中国,一生经历了好几次社会变革。98年里,他始终治学不辍,哪怕是历尽坎坷,也还是心怀赤子之心,实是难得。
《月是故乡明》《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怀念母亲》,这些被选入小学课本的篇章,是我们走近季羡林老先生的一个契机。作为中国新旧更替时代的见证者,我们从他的文章中,更能够感受到时代的沉淀。
当我们足够成熟,想要思考我们的人生到底该如何行进的时候,读季羡林,可以帮助我们净化灵魂。
2.《天地一行客》
《天地一行客》是季羡林的“箴言录”,其中,不仅仅包含季羡林老先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见解,更有季老对于天地万物的仁爱,对于东西方文化的真知灼见,对于哲学与美学的深入探究,对于人性与世态的深入思考……
[图片上传失败...(image-388b35-1650937062759)]
这是一部季羡林老先生的智慧集锦。他的名号实在太长,教育家、历史语言学家、东方学者、翻译家、作家、社会活动家。抛去这些身份,季羡林是一个赤诚的人。
通过阅读季羡林老先生的文字,我们从《天地一行客》这部集子中,看到一个真诚、恳切、犀利的智者。
读他的书,就像是和一位亲切的老爷爷在对话,他从不把话说得很虚幻,相比于小说,季羡林坦言,他更喜欢“序跋”。因为,小说太完美了,如果有什么可以弥补的话,倒是可以加入抒情诗。
六十岁,当国家已然觉得你老去的时候,季羡林老先生却说:专就我们搞人文社会科学的人来说,六十岁正是黄金时期。读书多了,资料掌握也多了,正面和反面的经验和教训都已经有了,正是写作的最佳时刻。
[图片上传失败...(image-1437f5-1650937062759)]
季老的见解,让我耳目一新。也诚然如此。当整个社会都在不断地推崇着年轻人的价值的时候,作为学者,更应该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治学严谨还要持续多年,到了老年,方算得上有了积淀,通过写作等方式,把见识分享,这确实是一种不错的人生回馈。
“人生识字忧患始。”季羡林老先生认为,这实在是见道之言。“识字”,当然就是知识分子了。一戴上这顶帽子,“忧患”就开始向你奔来。也正因此,中国的最高层学者,总有着一种悲壮的生命色彩。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对不济命运的有力抗争。
3.参透人性不说透
季老高寿,见识了无数腥风血雨,却依然能够秉持公正与道德,实属不易。在人性最为难测的年代,季羡林挺了过来。有的人,却没挺住,选择了沉入河底。季羡林为老舍说话,为陈寅恪发声,为冯友兰先生喝彩,这些人,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参透人性不说透,多少有点无奈,同时也是一种深沉的智慧。《天地一行客》中,在正文的前面,我们能够有幸欣赏到季老的大字,写的就是“讲真话”“大有”“不完满才是人生”。
他如此博学,却从不炫耀。他如此深邃,却依然朴素。他如此透彻,却也有些许无奈。总之,我们看季羡林,读季羡林的《天地一行客》,会更知晓人生的波折。可尽管如此,季羡林老先生,还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他的好学,他的勤勉,他的爱国,都是特别值得我们当今的年轻人学习的品质。
[图片上传失败...(image-c5883b-1650937062759)]
我身历几个朝代,忍受过千辛万苦。现在只觉得身后的路漫长无边,眼前的路却是越来越短,已经是很有限了。我并没有倚老卖老,苟且偷安;然而我却明确地意识到,我成了一个“悲剧”人物。我的悲剧不在于我不想“不用扬鞭自奋蹄”,不想“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而是在“老骥伏枥,志在万里”。
季老如此说,也愿如今的年轻人,能够珍惜光阴,志存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