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花,就要爱它的全部——花的香、花的味,以及花朵本身。
摘朵美人蕉吸它的蜜汁,这浅尝即止的事,于云南人而言,不算是吃花。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甜言蜜语,多半会说:想一口吃了你。这多半做不到也不能做到,云南人爱花,却真真正正就这么爱的——溶进血里融进肉里化进骨头里,一生一世不分离。
金庸说香香公主喜吃花,因而身上有香气。这应是杜撰了,爱吃花的云南人,并没有因此体香阵阵,却吃得刁了嘴,花没有上市时,主妇都有些懒洋洋。在云南许多地方,日历上还没有立春呢,春天的花就迫不及待绽放在暖阳中。不待回过神来,菜市上各种各样的花一篮篮、一筐筐排开。卖花人笑嘻嘻的,一一教人怎么把这些花做成菜端上桌。女子一面买,一面就想到孩子会因此多吃几口饭,父母和老公也会欢喜,心里就开成一朵花,还不等花入口,就已口齿生香了。云南人才不理会花可美容、花可治病、花是绿色食品等等这些事,他们爱吃花是一如既往、根深蒂固的事。
居住在云南,吃花是常事。虽然年年马不停蹄地吃花,还是会有从未见过的花出现。比如在建水见到玉荷花,看那模样,与大白花相似,怎知全不同,细腻许多,入口便有清香。又一天见到大号的棠梨花,卖花人说是奶浆花。我追根究底:什么树上结的?卖花人答得妙:奶浆树上结的。查不出根源也就罢了,买回家清炒出来,酸得恰到好处。
有人说:云南人怎么舍得把这么好的花吃下肚。可是,在云南人眼里,春短花季短,不吃花就白过了这个春天,不吃就让花白开呀!而且举箸食花时,春便由口滋润到了五脏六腑,何尝不是对花的怜惜,以及花的一种绵延呢?
一天在书上看到,有人说云南各族百姓常吃的花卉有160多种。不禁咋舌,看来我的食花之路还漫长,我将上下求索……
春风第一枝:苦刺花
所有野生可食花卉中,苦刺花许是最先上市的。在菜市见到比米粒大一点的苦刺花,便知道春已来,吃花的序幕拉开了。
在野外时常见到苦刺花,细细小小,可怜兮兮的,想来是在冬寒中哆哆嗦嗦地结出花苞。我通常只是看看就走过,就是见了什么野菜都要薅一把的同伴,也不会去采摘:纵算花满枝丫,要摘足炒一盘菜的份量,也不容易,费时费力不说,枝干还有刺,易伤手。
在菜市场,苦刺花已汆后泡在清水中待售,价格在众多春季可食花卉中最贫贱,虽然其它花朵还没有出现。不过,菜市卖花人不是摘花人。偶尔,才会见到摘花人背了背箩来卖没有汆过水的花,走过去抓一把,细碎得如雪瓣的花朵在手中轻盈得像个梦。这一把花,或许属于一整棵苦刺,现在,它们开在了我的手中。我留意卖花人的手,祖孙俩无论是老妇还是女孩,都粗糙得看不出伤痕。我想她们等苦刺花开,一定等了一个冬天。
不待春阳暖透就开的苦刺花,白得不纯净,在枝上,有淡淡一抹黄;在箩中,像是小心翼翼的雪,白中还透着灰;汆过后,这一点点灰就坐实了。汆过的苦刺花要泡清水里两、三天去苦涩,才挤干水分备炒。炒时多放油,配两支糊辣椒,数勺豆豉。就是如此,口感也不好,微微有些苦。纵算餐桌上许长时间没有花菜出现了,苦刺花也是可有可无的。
不会挑剔的是蜜蜂,苦刺花那么小,它们也采了蜜来,酿成苦刺花蜜,这便是云南特有的一等蜜。
不过,若有外省朋友初春过来,我还是喜欢点一盘苦刺花,不是因为它清凉降血压。什么可食花卉仅仅饱口福?甚至,什么食物只填饱肚子而没有其它功效呢?若细细查看,苦刺花的功用也能够写上长长一串。
其实,苦刺花,是花菜中的春风第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