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候张良也算是刘邦的同乡,战国时韩国的重臣之后。年轻时用家财寻刺客,在博浪沙刺秦始皇,误中副车,随暂时躲避,在下邳隐居。
张良在圯桥上遇黄石公,被授予《太公兵法》。我觉得应该是他的祖辈的朋友,知道他报仇心切,又是可造之材,因此,被人辗转寻到,由黄石公略微调教后,传授给了他兵法。
张良一边行侠仗义,一边研读兵书,十年后,赶上陈涉起义,他也聚集百十人,去投奔义军,半路上偶遇刘邦,从此后,掀开了他流传后世,照耀千古的灿烂篇章。君臣二人相遇是巧合,也是天意,这种事情在现今也有发生。否则,还不知道历史会怎样变化与书写呢。
张良刚跟随刘邦时,只是做了一个养马的头。“沛公拜良为厩将。”
张良为刘邦谋,先攻下秦都咸阳,又配合樊哙劝说刘邦还军霸上,巧计鸿门宴,终让刘邦逃过生死劫难。
楚汉争霸,有几次成败的关头,都是张良出奇谋,烧栈道绝项羽疑心,封三王合力困霸王。汉室建立后,吕后强迫张良出计策,才使得太子(孝惠帝)没有被高祖所废。
从字里行间能看出,张良在谋划上是有真才实学的人,但不张扬,身体多病,就不能带兵。言则有的放矢,每发必中。刘邦说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子方未虎啸,破产不为家。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报韩虽不成,天地皆震动。潜匿游下邳,岂曰非智勇?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唯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李白《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