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电影《学爸》后,感觉电影中的那种现象我觉得值得我们去思考。
电影中黄渤饰演一个单亲爸爸,为了给孩子挑一个名校可谓是煞费苦心、绞尽脑汁。请客送礼、买学区房、给孩子报特长班、求曾经看不起自己的老婆娘家人,最终还是大失所望。看到这些,我又想起来之前看新闻上报道的有些学生家长为了给孩子报名通宵排队,为了孩子进名校参加的种种面试考试,而且这种考试不止考学生,还要考家长,可谓是全方位、多角度的选人。
名校固然是好,但是不一定非要名校才能出人才,也不一定非要读名校才能成才,特别是小学阶段。一个学生的成长需要方方面面一起努力的。学校老师是一方面,家庭教育是一方面,孩子个人的努力又是一方面,我觉得做好其中两方面就足够了。再者说,判断一个人是否成才不是只看成绩这一个标准,有才无德的人比比皆是,带给社会的破坏也更严重,这种人还不如一个平平无常的人呢。
对于我自己来说,孩子幼儿园小学还是以方便接送为主。别的不是很重要。对于孩子来说,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是比较重要的,在这方面,家庭教育还是主要的。毕竟在学校,老师面对的是全班几十个学生,传授知识占据了大部分的精力,不可能对每个学生照顾的太细致,所以课后的家庭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再一点,现在资讯发达,信息传播便捷,有许多家长会把自己的教育方法拿出来分享。这点是好事。和这些优秀的家长相比,我们很多人都会或多或少的有些做的不到的地方,慢慢学习改进。但是大可不必过于极端,还是要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实际去吸收转化。不然以工薪族的实力向富豪家庭靠拢,最终也是邯郸学步、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