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无际的高远】
傍晚时分,换了运动服准备做今天的运动时,被天边的暮色所吸引了,遥望那片流云飞霞,风卷起树叶呼呼作响,但云彩却显得美丽而静谧。
我很喜欢看天空,喜欢广阔的天空带来的舒展心境,云朵变换不同的形状,在落日余晖中染成各种绚丽的色彩,无从捉摸,从不重复,每一天,都会邂逅新的流霞。这也是我放学时最喜欢做的事情,一边看天空,一边骑着自行车,悠哉游哉,每当这时,内心安逸而宁静,似乎可以忘记人间的一切忧愁烦恼——一直到今天,每当我心情不好的时候,看看天空,感受自己的渺小和世界的宽广,不再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中了。
我所期待的房子是可以从阳台或窗户,看见不被高楼遮掩的天空,这种宽阔,总是让人如此心旷神怡的——希望有生之年可以实现。
沙漠的天空有着有别于城市的壮阔,当我为沙漠的夜空莫名的泪流满面,朋友被吓到问我怎么了,我也不知道,只觉得有种情感难以纾解,非得表达才行。
在云南看见的澄净的天空,也想要再去看看那片蓝色,甚至觉得那就像是一场梦一样不够真实,以至于,总是出现在梦中。
【肚脐眼文学】
看书时看到这一个形容词,原是来自张爱玲的一本书,形容的是一个人总是盯着自己的肚脐眼,还指给别人看,讽刺的是狭隘的写作方式——看到这一句我有点无地自容,觉得自己写的也是如此,不过围绕着自己的喜怒哀乐一日三餐打转,始终作不出壮阔的文章,计较这些伶仃的情绪,格局似乎太小。
但再一想(我极是能够自我安慰自我开解得),其实大多数人也是如此,写得也无非是自己得一亩三分地,就像村上春树《我跑步时我在想什么》,其碎碎念,与我也无有不及,并无二至,所以说,写作这件事情,以我目前狭隘的见识而言,我也仅仅能够从自身所见所闻出发,直抒胸臆为好。
时至今日三十几,我依然在寻找什么才是自我,而通过写作,可以让我看见一部分真实的自己。
【武志红-自我的诞生】
武志红老师又开了新课,听他的课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感,他的字句,每每像一根一根的针,扎向最真实的自己,有点痛,又很舒服,有点害怕,像是过电一样,又非常爽,有一次听他的课,我开着车,他在描绘一个冥想的过程,我不知不觉跟随他的语音进入到那个意境,车依然在安全地开着,似乎有一部分自己被剥离出去,并且有极大的收获——至今难以描绘当时的感受。
对心理学的兴趣也越来越大,以前十几岁读弗洛伊德,纯粹是因为它很高深,身边没有人读同样的书,而读这本书的我,很酷,实际看不懂。
现在读心理学,从中获得很大的乐趣,它并不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反而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我可以从中得到很多理性的分析和启发,看待事物的角度也会带着更多对于人性的理解,产生更多的包容。
了解他人,了解自己,是收获快乐和宁静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