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我要求自己每天阅读,每天最少输出1000字。
当然,我肯定没法每天都做到。直到有一次做写作分享,在总结文本、统计数据的数据时,不知不觉三个月里,就写了5万多字。
看到这些数字,我哈哈大笑起来。这件事看起来意义不大,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的计划已经实现了。
我注意到两个事实:第一,每天写作1000字,这种行为已经在生理与心理上影响了我的感受。第二:写作已经成为一种微习惯。
01
当然,以上是我个人的感性认识,没有一个理论依据。
无独有偶,在书柜里我找到了朋友给我寄来的《微习惯》,里面有这样一句话让我脑洞大开:
重复就是(潜意识)大脑使用的语言。
读书时,英语老师们会经常教育学生:多记几遍,单词就不那么容易忘记了。
从脑科学的角度,这种做法有依据么?我们的大脑究竟如何运作的呢?
原来我们的大脑可以简单分成两个部分:潜意识部分和意识部分。
潜意识大脑喜欢效率,这是我们能养成习惯的原因。当你重复写作这个习惯,一段时间以后,大脑就可以自动完成这个过程了。这也是刻意练习写作的魅力,比起有意识的选择,大脑更习惯潜意识地重复,因为它更节能。
02
当然,写作这件事光靠潜意识也坚持不了多久。我也有类似地体会,在坚持写作第6个月时,我时常有放弃写作的念头。
当时,我给自己做出了两个选择:一是停止中文写作阅读一个星期,二是:投入英语专业的词汇累积。
因为写作与阅读并不会马上给我生活带来很大的改变,也不能一下子改善自己的生活状态。更何况持续几个月的高强度练习,身心都很疲惫了。
因为写作在我印象中,刚开始有效,后面这种效果不断弱化,打鸡血偶尔可以有用,在后期效用越来越小了。
这时候,我突然意识到:意志力比动力更可靠。
03
动力在写作初期牵引着每天去进步,意志力却是后期坚持的秘诀。
后期写作,我碰到了情绪不佳,精力不济种种种状况,甚至在亲人痛骂一顿后还坚持写了一篇书评。
那个时候,我还能写作输出靠的肯定不是动力,心情跌到谷底,还能进行“写作”这种行为,靠的就是意志力。
那么如何培养意志力呢?其实,我无非就是履行了多项微计划。
04
谈到微计划,首先要跟大家分享自己的三个微计划:一,每天会对自己经历的事情写上百来字;每天会看3页以上书;每天晚饭后会散步几分钟;每天会带着手机出门,顺便练习摄影构图。
接下来,我就做了一个好玩的游戏。因为我发现有些微计划不适合每天都做。比如散步,如果碰到下雨天,下雪天,就不宜出门。
于是这个游戏经过改进就变成了这样:
每周写作三天或每周阅读15页书
每周写作三天或每周散步四次
每周写作三天或每周练习摄影构图三次
这样在我状态不佳时,就有备选活动了。因为微习惯的养成也适合二八定律,写在纸上的目标并不是我真正的目标。
当我持续几个星期去强迫自己写作时,脑海里自然有一种声音来反抗本能的自我。
05
以上是具体的微习惯,我也有非具体的微习惯。
有些人习惯早上起来写作,比如简书上的古老师;有些人习惯晚上写作,比如简书上的一只猫。
而我会选一天当中状态最佳的时刻写作。对我来说,写作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惯。你知道我现在在忙什么呢?我在听《半壶纱》,突然有写作的欲望,就起床码字。
但我在听别的音乐不会有这种感触,这首歌在这个时节听,特别有韵味,让我想到很多词人的故事。
因为场景不同,体验也不同,写出来的文字水平也不同。
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方式,既可以兼顾到工作,又可以拓展自己的爱好,还有时间陪伴家人与朋友聚餐。
在经历了“疯狂习惯”和“有依据”的习惯之后,我在写作这件事情上不会那么偏执,一周一次,随时调整,状态好的时候就写,状态不好就去感受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