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初,和老公特地一起请假半天,带着孩子去考察幼儿园。
因为要满足“1.学费可承受,2.交通方便,距离近。”两大要求,所以目标锁定在A幼儿园与B幼儿园上。
两个幼儿园资质相当,网上也没有什么负面评价。
我们先来到A幼儿园,一位穿着职业套装,看起来很干练的行政处老师接待了我们,带我们看了接受食品安全部门实时监控的食堂,宽阔整洁的操场,以及正在上课的小班。校园不是特别新,整体装修传递的信息是简洁、国际化。大班的小朋友们穿着校服,背着写生版,在教室外面列队准备外出写生。看到这位老师过来都主动打招呼,很开心。
了解了报名信息后,我们继续来到B幼儿园,B幼儿园的装修相对偏暖色调,有很多小孩子的游乐设施,儿子一进门就开始到处玩,不肯跟着我们,只好由老公看着,我自己进去行政处了解。行政处老师后面带我们参观了教室,讲解了这边以英语和科学为主导的教学特色,教室很大,孩子午睡有专门的区域,不用像A幼儿园一样中午把教室位置腾出来再铺床睡。
因为公立幼儿园的入学资格摇号前阵子刚尘埃落定,没摇到号的家长都把眼光转向私立幼儿园了,现在好的私立学位都很紧张,需要尽快决定,同时也没必要再特地请假报名,所以我们准备当天上午就决定。
两家幼儿园各方面条件差不多,难以抉择。在传统的认知中,一家幼儿园除了基本的硬件条件,最重要的当然是老师的素质,但这个又不是靠一两次参观就能看出来的,而且你也不知道后面孩子会分到哪几位老师,确实只能凭感觉。
和老公在B幼儿园操场上讨论着,考虑到接送问题,这家幼儿园老人公交车接送更加方便一点,下车就马上到了,A幼儿园也有直达公交车,不过要走一段。但是A幼儿园下课后有自主选择的兴趣班,这对于双职工家庭来说很实在,孩子可以托管到七点多,下班去接刚好。
儿子开心地在各个游乐设施之间穿梭,这家是主打蒙特梭利教学法的,可以看到一些典型的教学设施。
这时,老师们开始带着孩子们来操场玩,孩子们很兴奋得叫嚷着,老师需要费力地提高音量以让大家听到游戏规则。
“感觉A幼儿园更加有秩序感。”老公顿了顿,又反过来说:“但是会不会在B幼儿园宝宝更加开心呢?”
我大笑了起来,这样等于没说。
选择进入胶着状态,我们渐渐陷入了沉默。他突然做了决定:“走吧,还是去A幼儿园,秩序感对于孩子的以后发展更加重要。”从这个角度看的话,我也很快赞同了这个决定。
以我们有限的人生经验,都认同秩序感对于孩子的重要性,而6岁之前正是培养孩子秩序感的关键时期。
良好的秩序感养成之后,会体现在孩子后续的求学阶段,他们对时间的安排会更加有条理和计划,直到参加工作,他们会知道工作中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抓住学习和工作的重点,这种能力将成为终生受益的品质,
一家幼儿园的资质确实没办法通过简单的参观看出来,但通过一些细节可以略知一二。孩子外出活动时,A幼儿园是有序而不失活泼,B幼儿园是完全按照孩子的意愿来,不加限制。A幼儿园的门卫是两位亲切的阿伯,还会跟孩子说good morning,带着我们去行政处,B幼儿园的阿伯态度也挺好的,但比较随意,我们要出去的时候叫我们自己开门就好,门没锁……见微知著,一家机构的理念,会融入在它的毛细血管里。
很多东西没有好坏之分,机构的办学理念各不相同,现在各种各样的幼儿教育法也琳琅满目,只是你看待的角度以及需求问题。幼儿园是宝宝求学生涯的开始,在开心快乐的基础上,学习规则和培养秩序感更加重要。良好的底层品质得以培养,是良好自控力的前提,人生会少走很多弯路,否则,在习惯模式定型之后,再有意通过各种各样的时间管理、人生管理方法论来扭转也是收效甚微,大多数人最后只能发出“听了很多大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感叹。
谈得有点远了。这是一件小事,因为有所思考,所以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欢迎讨论与拍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