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件事情要两边的证明,但是在一个城东一个在城西。程序的公正性和百姓的便利性好像是冲突的,想要一个必须舍弃另一个。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是有特定条件的,假如某人站得足够高,他是能够实现这种兼得的。
今天分享这样一则新闻:据银川当地每日报道称,一对老夫妻经历了两年的时间才完成离婚。他们的女儿表示之前之所以没有完成离婚,是因为自己盲人母亲签名一直不合格,只好练了一年的字才顺利过关。
回想起以前也有很多类似的“雷人”事件,什么证明谁是谁亲爸,谁是谁亲儿子。在很多时候,程序非常僵硬,可以说是铁律。但是又有不少非常有趣的新闻,比如“XX改应届生身份参加高考”、“疫情全城封城,却放任某人儿子出入”。这样一看,程序又变得开始“人性化”起来,那么这个程序到底是“死铁律”还是“有人性”呢?
前段时间两会,有一个引起热议的提案——“离婚冷静期”。上述的盲人夫妻可能就是严格并且超前的执行了这个提案,通过一两年的时间来思考自己到底要不要离婚。在后续的了解中,当时负责的工作人员说他们只是严格遵守了规定,并且没有多做刁难。这是好的,遵守规则的政府人员是要肯定的。但是,要是来离婚的人失去了双手呢?他很难做到规定上的签字和按指纹怎么办?这时候的规矩又能不能像“改应届身份”一样,“活”过来呢?
记得白岩松讲过一句话,“政府要敢于给自己添麻烦,才能给老百姓行方便”。确实,让一个盲人学签名要比“改应届生身份”困难一些,所以他们选择了后者。不去考虑所谓的社会背景和关系,这个选择的确是不给自己添麻烦的选择。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件事情要两边的证明,但是在一个城东一个在城西。程序的公正性和百姓的便利性好像是冲突的,想要一个必须舍弃另一个。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是有特定条件的,假如某人站的足够高,他是能够实现这种兼得的。
中国一向是一个善于创造奇迹的国家,在盲人签名这件事上说实话算不得奇迹,以后指不定会诞生“哑巴说话”、“瘫痪走路”等等更多让人匪夷所思的“奇迹”,这些都是奇迹般能够在“死”和“活”中相互转换的程序创造的。不过也要坚信,在一个善于创造奇迹的国家里,这些“奇迹”也都能被奇迹般的解决,我们从来都不缺少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