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6日 星期四 凉爽
昨天的太阳还炙热难耐,今天一下就来到了秋天。到了下午,站在广场上,穿着短袖的手臂凉凉的。
这两天迎接检查,我们轮流在广场值班。
广场的右面有几颗非常粗壮的黄角树,树下是用花岗石围成的石板凳。每天上午下午,这里都会聚集很多老年人。
平时往这里急匆匆经过,只知道这里很闹热,也没注意他们究竟在做些什么。
这两天和他们近距离接触,基本搞清楚了状况。
来这里的基本都是退休后拿有工资,或者从农村占地拿有社保的老人,年龄大概从四五十岁到七八十岁。从衣着打扮看,感觉他们可能经济条件文化水平都比较一般。
他们的娱乐方式主要是玩扑克,一般三个四个人一组,不分男女,有的坐石凳,有的自带小椅子,围在一起,不玩钱,就是纯娱乐,但是有时也会见他们发生争执,声音突然提高,一会平息了又开始洗牌。
还有的是两个三个妇女坐一堆聊天,一聊就是一下午。
还有极少几位坐在轮椅上的老人,他们中有年龄特别大,可能身体不好,失去自理能力的;也有年龄看起不怎么老,可能因为生病,不能自己照顾自己的。
照顾他们的人可能是自己的子女,也可能是请的雇工,照顾的人都自顾自的在旁边看闹热,也不和轮椅上的老人说话交流。
看着眼前这些老人的晚年生活,以及那天在养老院见到的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让我非常的感慨。
想到我们国家的养老制度,大部分女性五十岁,男性五十五岁就可以拿退休工资,还在不算太老的年龄就开始颐养天年。
但是到八九十岁,自己不能生活自理的时候,却因为家人工作忙碌无法照顾,而去到养老院。但是目前普通消费的养老院,由于居住条件有限,工人护理人手有限,这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得不到很好的照顾,在最无助的晚年,生活质量却非常一般。
2012年和2013年我分别去台湾和香港旅游,看到两个地方的居民六十多岁了都还在工作。我在想,我们国家的退休年龄比他们提前很多,不知道这么年轻就退休是好事还是坏事。
结合到最近我看过的一篇文章,讲的是瑞士国家有一种制度叫做“时间银行。”
什么叫“”时间银行”呢?
就是每个成年人有能力工作后可以向国家提出申请,然后接受”时间银行”管理单位的安排,去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或者因意外生病需要帮助的人。
管理单位不给你报酬,而是把你付出的时间给你存起来,当你有困难或者年老需要照顾的时候,你就提出申请,管理单位会立即派人来免费照顾你,从你的”时间银行”支付你自己曾经累计的时间。
文中说,一位已经八十岁健康的老人仍然还在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另外一位老人。最后,当你去世时,如果你的时间没有用完,国家会把你曾经付出的时间折算成现金支付给你的子女,或者捐献给国家。
对于瑞士国家这样的一种养老方式,我感到非常羡慕。不知道我们国家是否也可以借鉴别人的方法,让我们每个人在身体健康的时候也可以去付出,而不是在这些广场上这样无聊消耗。
当然,一个国家的任何一种制度也不是凭我们的个人期待就可以实现的。在这些完善的制度没有到来之前,我们每个人可以自己做一些选择和努力。
比如,可以去参加一些适合自己的锻炼,增强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可以去学习培养一两项娱乐爱好,画画呀弹琴呀等等,可以丰富充实自己的晚年生活,提高一些晚年的生活品质。
比如我的姨妈,已经70多岁了,最近几年才开始去老年大学学习画画,现在画的山山水水,非常漂亮,逼真得很。
姨妈刚退休那两年也是无所事事,整天愁眉苦脸,焦虑不安的。自从学习了画画,完全变了一个人,像小学生一样认真去听课,认真完成作业,有时还在微信上听课,成天都开开心心的,生活忙忙碌碌,充实得很。
看着广场上的这些老人,每天同一种生活方式,感觉他们真是在消耗生命。难怪会有人称呼这个广场为“等死坝”。
其实,人生一直是学到老活到老的过程。只要身体许可,就不存在退休不退休一说,希望自己也能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像瑞士那个八十岁还能照顾他人的老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