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不适是很常见的症状,常常会引起一些患者朋友的担心。咽喉部是消化和呼吸的通道,与外界环境中的物质频繁接触,由于这些异物的直接刺激,或是人体对刺激的防御反应,有时咽喉会有一些不适症状,主要表现为咽喉部异物感、轻微阻塞感、咽干、咽痒、多痰、轻微疼痛等,临床上这类表现属于非特异性症状,是人体对外界异物刺激的一种正常生理反应。除了环境和情绪因素外,很多咽喉不适的症状是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的,如经常清嗓和咳痰、用力回吸、大声喊叫等都会对咽喉部黏膜组织造成机械损伤,加重症状。
那么,咽喉部出现哪些情况需要我们重视呢?
出血,如果只是偶然痰中带血,比如感冒期间出现的痰中带血,则无需紧张。如果较长时间有痰中带血的症状,或出血量较多,便要予以重视,明确一下原因。如果有牙龈炎等牙周疾患,出血可能来源于口腔;如果鼻腔回吸时出现,要排除鼻腔或鼻咽部的问题;如果是咳嗽时出现,出血有可能来自气管、支气管。
吃东西阻塞感,如果吃较干的食物时没有阻塞感,而空咽(咽口水)时有,往往没有大的向题,反之需要留意。
颈部肿大,因为咽喉部的淋巴会引流到颈侧淋巴结,如果发现颈部一侧明显肿大,应该到医院检查。
以下对慢性咽喉炎的应对方法作一简要介绍。
其实,大多数慢性咽喉炎主要与不良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如过度疲劳、睡眠时间少且不规律、烟酒过度、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等)以及生活和工作环境(如接触粉尘、有害刺激气体等)有关,因此做好预防比治疗更为有效。首先应加强日常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提倡规律生活,劳逸结合。饮食方面,应避免过冷、过烫、辛辣食物,少食干燥上火和冰镇食品、饮料等,多吃蔬菜水果和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控制烟酒。注意工作生活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润,避免各种粉尘、有害气体的刺激。对于工作中经常接触有害气体、粉尘者,应戴口罩、面罩等进行防护,必要时应脱离有害环境。平时应注意减少发音,掌握正确的用声方法,用声不当、过度用声、长时间高声讲话或唱歌等对咽喉不利。在咽喉炎的急性期,应寻求及时、彻底的治疗,注意卧床休息,以防耗伤气阴、虚火上炎。
慢性咽喉炎一般不用抗生素,症状较重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一些清热解毒的中成药或中药,如“萝卜橄榄饮”(鲜萝卜与橄榄共煎汤)或冰糖银耳汤等,以减轻症状、促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