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app之路

缺陷:
(1)Web基于DOM,而DOM很慢。浏览器打开网页时,需要解析文档,在内存中生成DOM结构,如果遇到复杂的文档,这个过程是很慢的。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网页上有上万个、甚至几十万个形状(不管是图片或CSS),生成DOM需要多久?更不要提与其中某一个形状互动了。

(2)DOM拖慢JavaScript。所有的DOM操作都是同步的,会堵塞浏览器。JavaScript操作DOM时,必须等前一个操作结束,才能执行后一个操作。只要一个操作有卡顿,整个网页就会短暂失去响应。浏览器重绘网页的频率是60FPS(即16毫秒/帧),JavaScript做不到在16毫秒内完成DOM操作,因此产生了跳帧。用户体验上的不流畅、不连贯就源于此。

(3)网页是单线程的。现在的浏览器对于每个网页,只用一个线程处理。所有工作都在这一个线程上完成,包括布局、渲染、JavaScript执行、图像解码等等,怎么可能不慢?

(4)网页没有硬件加速。网页都是由CPU处理的,没用GPU进行图形加速。

未来方向:
(1)多线程浏览器。每个网页应该由多个线程进行处理,主线程只负责布局和渲染,而且应该在16毫秒内完成,JavaScript由worker线程执行,这样就不会发生堵塞了。Mozilla正在开发的Servo就是这样一个项目。

(2)DOM的异步操作。JavaScript对DOM的操作不再是同步的,而是触发后,交给Event Loop机制进行监听。

(3)非DOM方案。浏览器不再将网页处理成DOM结构,而是变为其他结构。React的Virtual DOM方案就是这一类的尝试,还有更激进的方案,比如用数据库取代DOM。

摘自:阮一峰——也许,DOM 不是答案 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5/02/future-of-dom.html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