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时就读一所乡镇小学,就在我小考前两个礼拜,学校拆迁了。
当时我了解的消息是县政府为解决本地农业灌溉问题,决定开挖一条河,这条河会连接多个乡镇。按照规划,我们学校要被拆掉,成为这条河的一部分。老师是在拆迁前一个星期通知我们的,他告诉我们新学校基本建好了,我们要搬走。我们当时都很惊讶,虽然我们都早知道要修一条河从这边过,但从没想到竟然要贯穿这所学校。而且就剩两个星期我们就要毕业了。
我们学校并不破旧,学校有两栋教学楼,我当时所在的那栋有四层高,新建不到十年,四到六年级都在这,一到三年级在另一栋老楼,此外还有三栋宿舍和一个食堂。新楼是非常丰富多彩的,一楼分为两部分,左边是全校所有老师的办公室,老师还请我到里面喝过茶;右边是一个能容纳两个班学生的多媒体教室,有时候,老师会带我们来这里看电影和动漫,我就是在这里认识野原新之助的,这里相当于我们的小电影院。不过,这里只能算作我第二喜欢的地方,最能引起我肾上腺素分泌的是二楼的机房。我们学校四年级和五年级的学生每个星期都有一节计算机课,但这门课程貌似没有多大的教学意义,只是让我们熟悉一下电脑,连课本都没有,都是老师随意教学,因此大多数时候老师都放任我们随便玩,我玩了两年的4399,学会了开机和关机。
机房是全校最森严的地方,这间教室所在的走廊不仅安装了一扇铁门,还装上了防盗窗,最主要的目的是防学生进去偷玩电脑。即便如此,有时候由于管理机房的老师的疏忽,没有及时锁住门,导致学生偷溜进去,这种现象不多,不过被抓到了会被通报当全校的面批评。
也就是从二楼开始,四年级有两个班在这,还有一个班在三楼,三楼其余的三个教室是五年级所在。最顶层的六年级有四个班,每个班都配备一台电脑和一台投影仪。六年级的时候,课程主要上语数英这三门,语文老师和英语老师主要采用多媒体上课,他们俩会制作PPT。我们的数学老师,他年纪比较大,他不懂得如何运用多媒体教学,不过他会使用投影仪。他虽然学历不高,但他却是学校里少有的优秀数学教师,他很少布置学校发的作业本上的作业给我们写,我们基本上是写他自己出的题,他把题目写在一叠稿纸上,然后用投影仪投影到黑板上让我们抄写。他总是利用我们的空闲时间投影数学题,为此禁止我们课后打乒乓球。
搬迁是在一个星期五下午开始的,那天没有上课。搬迁是真搬啊,按学校的要求,我们四到六年纪的所有学生搬自己的课桌及书本去新学校,一到三年级的年龄比较小不用自己搬。还好新学校距离也不远,距离大概在两千米之内,位置靠近公路。由老师组织,我们先将桌椅搬过去,浩浩荡荡的队伍,从四年级到六年级,一个班连着一个班,每班分成两列,沿着乡镇马路,途径乡政府,最后抵达新学校,没用多长时间。新学校从外表看也看不出是学校,才刚建起两栋楼和一个食堂,还有两栋楼还在施工当中。关键是围墙也没建好,用铁皮围着,可以扒开钻出去买零食。校内更不用说了,一条水泥马路从校门口延申至尽头的宿舍楼,由于地势前低后高,宿舍楼显得很突兀。水泥路将学校分成两半,建好的楼房都在左边,右边的还在施工。整个学校,除了几栋楼和一条水泥路,剩余的地面全都裸露着用碎石铺面,没有一棵树,光秃秃的很荒凉。
搬完桌椅,还有书本,住宿生还要搬自己的被窝。这所我待了六年的学校,没想到要在毕业前两星期搬离。第一次觉得学校里的风景也是挺不错的,学校里有很多树。靠近校门口的花坛里种了很多的柏树,虽然它是岁寒三友之一,但我却不喜欢这种树散发的气味。最引人注目的是枫树,它们很高大,树干是白色的,深秋的时候,落叶纷飞,我很乐意清理铺在路面上的树叶。现在这些树木也是要搬里的,与我们不同的是,它们不能完整地带走,必须留下多余的枝桠和叶子。
来年深秋,不会有风吹落叶飞满天的景象了。
我们走了,在新校园度过两个星期后,也就毕业了。后来,我离开了乡镇,去城市里的中学就读。一年后回老家,听说河已经通了,我和以前的伙伴去原学校遗址寻找记忆。还好,并没有全部拆除,在原先是操场的地方建起了一座自来水厂,以前的老教学楼改造成了办公楼,最好的那栋给拆掉了,还有大部分围墙保留原有的样子。至于新的学校,我至今没能进去看看,只是路过很多次,已经建好,变得很有气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