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肿痛
见:
一、分为感染性肿痛和非感染性肿痛
二、病史采集要点
1.肿痛的时间,部位,可能诱发的因素。
2.肿痛的性质,是否有放射痛,加重或减轻的情况可造成加重减轻。
3.全身情况,是否伴有发热,寒战,疲倦无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状况重程度等。
4.有无治疗史,治疗效果如何,有无其他病史,药物过敏史,既往牙科治疗病史。
三、相关疾病
1.牙龈脓肿
2.牙周脓肿
3.急性根尖周炎
4.慢性根尖周炎
5.龈乳头炎
6.冠周炎
7.颌骨骨髓炎(急性期,慢性期)。
感:
如果是感染性肿痛,那麻烦可就大了。因为一旦感染,严重的话甚至危及生命。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这样的事在生活中真实存在。
有一位50岁左右妇女,因为牙疼没及时去看,引发感染导致死亡。当然,这是个例。可以导致这样结果的是一个综合性的因素,首先每个人的体质就不一样,不一样的体质在被感染时的结果就不一样。分两种结果,体质好的,自身的免疫系统可以抵抗住病毒的侵蚀;而体质不好的,就难说了,一旦侵入血管,导致败血症,就回天无力了,这就是为什么一个24岁的青年吃顿海鲜命就没了,因为病毒进入血管,大量繁殖,导致了败血症,使得五脏六腑的器官都发生了衰竭。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对生命抱有敬畏的心态。
思:
这让我想到一个医生在当今社会的使命:总是去安慰,常常去帮助,有时能治愈。医生不是神,不是病到了医院就百分百给你妙手回春。
哪怕是牙科的疾病,很多时候也只是帮助。要想回到以前健康的状态,根本就不可能。
为什么,因为医学是把医生和患者绑在了一起,医生是驮着患者过河,医生自己都不知道可不可以到达彼岸。人体不测的因素很多,因为一个感冒而失去性命的人大有人在。而患者来医院的目的就是治愈。
但是,医生不能保证。
行:一个医生在当今社会的使命——总是去安慰,常常去帮助,有时能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