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周一,儿子又像往常一样,打开平板上网课,可刚听了一会儿,他说,妈妈你过来,咱们商量个事。
我洗耳恭听。
他提出要去奶奶家住几天,并且保证能跟好网课,管好自己。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其实我内心是一万个不想让他去的,但是,对于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一味地去拒绝、去堵,往往适得其反。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
以前的时候,女儿学习紧张,但是她有时也会提出去奶奶家,因为奶奶家较远,我怕耽误她学习,常建议她大礼拜再去,并摆出一堆她不适合去的理由,或者以沉默来表示自己并不支持。
有时候孩子嘴上答应了,但是紧张的面部表情上分明写着不开心;或者孩子不听我这一套,偷偷地跑了。
后来,我改变了策略,你想去就去,既使冒着耽误课的风险、既使有着写不完作业的可能,我都满口答应,临走还不忘嘱咐他们:“去吧,去吧,多住几天。”
结果,她呆不了半天就跑回来了,我还埋怨她怎么不好好地在那多享受几天。得到的答案往往是:没意思,玩够了,还有好多作业等等。
从这些情况看来,孩子提出这样的要求后,被家长毫不留情地堵回去,他们会认为这么好玩的事,你不允许我去做,我很不开心,在他们心里,那没去做的事,才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事,从而在心里成为一种遗憾,心理学上称之为“未完成事件”。
“未完成情结”这一说法来自于格式塔心理学,指人生中被无故戛然而止或被外界给强行中断从而导致了事情的未完成,这样的事情非常容易在人心中产生缺口,直到某天可以勇敢面对或者得到补偿来弥补心灵的缺失。
孩子很容易对没有达到心理预期标准的事情耿耿于怀,有着一股锲而不舍的执着。
不知道你是否有这些感觉:小时候没有得到的玩具是最好玩的,没有吃到嘴里的食物最美味的,没有开始的恋情是最值得珍惜的。
这让我想到一个朋友和他孩子的故事,孩子暗恋班上的一个同学,朋友却劝其子去表白,被我们一伙朋友笑话,说他想提前做老公公,有些过了啊!朋友却说,不去试一试,总感觉人家是最好的,牵扯着精力,也没心做其他事情。
如果女方无意,小子也就死了这条心;如果女方有意,俩孩子正值青春年少,审美和人生观在不断地变化,过不了几天,可能俩人就拜拜了。
如果俩孩子继续下午,那也是缘分使然,比总在心里掖着块石头,不上不下好。
现在想想,朋友的做法确实明智的,执着于“未完成事件”,是人的本能。
在一张白纸上先画好四分之三的圆弧,并把它放在桌上,经过白纸的孩子都会自然地拿起笔把圆弧补上成为一个完整的圆,孩子们都会尽量使自己画的线平滑,使得最后的图形尽可能完美。
不管是在视觉上,还是心理上,人都会主动去追求一个闭合且完整的图案,这也象征着人会比较偏执地渴望生命中的每件事都有始有终。虽然这些“未完成事件”很多不是什么大事,但我们始终会有欲望去终结或完成曾被开启的愿望、疑问……这是人的一种本能。
中午的时候,他给我打电话,问学习上的问题,我大概地说了说。下午三点他又打电话,说钉钉上不去,没法听老师的直播。姐姐在一旁提示,换个账号登录一下,后来又打电话或者让我帮他传作业,或者报给他我手机短信里的验证码。还不停地抱怨奶奶家信号不好。
不一会,班主任来电话了,问我孩子下午怎么没有听直播课,我如实地说明情况,老师有些着急,说抓紧把他召回来,就说老师不让他平常也去奶奶家了,要去周末去。
这话我不着急传,我预感,小子晚上自己就能跑回来。但是这一次我失算了,老修晚上自己回来的,说小子还是不想回来,我们三个晚上要去遛弯的时候,我说咱们去把他接回来吧。
当我们到奶奶家的时候,小子还是不愿意回来,我说走吧,周末再来,奶奶也劝他回来,他才勉强地回来了。
但是小子的表情里有一万个不愿意,索性第二天怎么也叫不起来,一直睡到快十二点。下午上完网课,黄昏的时候又要走,我和老修说,现在太晚了,先别走了。
第二天一大早,小子还是要走,我们知道也拦不住了,走就走吧,等他到奶奶家不大会儿,奶奶就打来了电话,意思是怕他在老家学不好,不然我也会老家陪他吧,我说不了,他自己的选择,学好学不好的也是他自己的事,他想住就让他住吧。
从婆婆的语气中,我能感觉到她的担心与无奈,可是选择正直青春期的孩子,如果和他硬来,恐怕是两败俱伤。
又过了两天,小子自己跑回来了,说那边的网不好,有时候没人玩,奶奶在学习方面不信任他等等。
哎!也许人生就是这样,不折腾折腾,总不死心,经过这来来回回,儿子终于可以安心在家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