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少女时代是李清照一生中唯一无忧无虑,洒脱自由的时候,即使是在异乡也能不觉孤独和陌生,更多的去关注大自然的美和生命力。写下了《怨王孙》这首词。我非常欣赏和喜欢李清照的文笔,同时也会被她的故事打动,我从她身上感受到了那个时期人们,特别是女子所缺少的洒脱和自由。
其二
对李清照有了全新的认识。她不仅仅是伤春悲秋,心思细腻的少女,同时也有着坚韧的品格,就如同她笔下的腊梅牡丹,美貌,坚强,在百花凋零时也同样会绽放。但她也有柔弱多情的一面,她不忍看见家父遭遇不幸,独自一人回到老家,写出了不少悲伤的诗词。不过,我还是更加欣赏她的才华,作为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她这一点已经足够令人钦佩。
其三
李清照离开汴京,离开丈夫,离开父亲,孑然一身回到老家的第一个七夕。对于一个年轻女子来说,过一个没有人陪伴的七夕节,心中的悲伤不难为世人所知。借酒消愁,纸笔为伴。「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复杂的心情,惆怅的人,一个形象跃然纸上。然而正是这种执守的思念打动了我。一句一字,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我能看到他们是如何互相思念,则显露出无限令我潸然泪下的真情真意。
其四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知道是寻常。」这是清代著名诗人纳兰性德诗作《浣溪沙》的下阕,来自于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典故。茶余饭后,夫妻两人对坐于书房“归来堂”中,灶间烧上一壶香茶。他们规定,在满房的史书中,随意挑取一本书,如果能快速准确地说出一个典故来自于哪一卷哪一页哪一行,即可先品茶。这又是一天,李清照生出,看着赵明诚眼馋的滑稽样子,笑得花枝招展,不料盛满茶水的茶盏一抖,“咣当”一声轻落在地上,茶水刹时泼湿了锦衣袄裙。这个故事被纳兰性德拿来回忆他和妻子的幸福时光,而那时,纳兰正和李清照年纪相仿,做着同样的游戏,时隔数百年,仿佛仍然能从他们身上看到对方的影子。我向往有一天,也能在悠闲的午后,和志同道合的朋友,第三次使千年仍味美的香茶溅上罗裳。那又是多么快乐和美好!
其五
李清照的中晚年可谓是即凄凉又悲惨。除了亡国之痛,丈夫也撒手人寰,永远只剩下那个孤独的女词人独自一人在人间。这一年,李清照四十六岁。便有了那句令人心痛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可是她又不像三毛,不像张爱玲,她仍然是那个顽强的她,像她笔下的梅与牡丹。当她最后也走了,留给人间的是一朵花,它没有名字,淡如菊却傲如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