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程的第二天,恰巧又遇周末,本该有“0电量”的我,被今天满满一天的正能量充满格了。
第一格电,来自上午西安的宋老师任教的“确定位置”。刚好我任教的就是这个年级,今天一边听,一边感悟:原来这件课,还可以上的这么自然和生活化。与以往的课有很大区别的是,宋老师的课,没有直接丢给学生任何概念,而是从击鼓传花这个大家熟知的活动出发,通过学生给线索,老师猜位置的活动,促发学生对数对的抽象化过程的生成,整节课把解决大问题贯穿其中,自然流畅。
第二格电,来自黄老师对“教材文本解读的方法与路径”分享。从“圈、理、拎”哪个更重要,到“幸福烧脑123”(一组问题、一次解读、一张结构图)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思考。黄老师说:备课的第一件事,不是弄清楚怎么教,而是想明白教什么、为什么教、再说怎么教。分享中,黄老师带着我们一起画结构图,要求我们在备课时都用结构图的形式来填充教学目标、方法。有了黄老师的指导,我想今后在研读教材时,一定会条理更清晰。
第三格电,是下午济南周老师任教的“加法运算律”。开课,周老师直接给出学生今天所学课题和需要学习研究的两个大问题:加法运算定律、加法运算律长什么样、有什么作用。接着帮学生理解课题的含义,再分别再出示算式:40+56、56+40;(81+106)+92、81+(106+92)让学生自己计算、观察、发现、举例验证并得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样子、用途,还对两种定律作出了对比,加深学生对不同定律的理解和记忆。整节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只是提炼精华,总结经验。
最后一格电,来自陈大伟教授关于“教师专业成长与观课议课”的讲座。陈教授从课题观察对象的转变谈到了理想课堂的愿景,用一个个真实的观课实例,不仅教大家如何观课,还给了大家很多上课的金点子。陈教授提出,教师一定要懂得教学空间管理,一节课40分钟,至少要到每个学生身边去一次,至少每10分钟要和每一个孩子对一次目光。陈教授还指出,数学老师不是教数学,而是用数学在教学生。让我们一定要“因思而变”。最后,还告诉我们数学老师,一定不要浪费学生的智力,要明白学生原有的基础,要把所教与学生的生活关联,让学生学以致用。
一整天的培训,收获满满。十分期待明天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