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我们为什么要花钱?
毫无疑问,花钱是为了买东西,这个东西可以是具体的产品,也可以是虚拟的服务。选择花钱去买,而不是自己做,显然是因为对于我们来说,花钱买东西比自己做产品或者服务更划算,不然,我们不会去花这个钱。想清楚这个问题,那么,对于老师说的,付费就是捡便宜,也就可以理解了。如果不是因为比较起来相对“更划算”,谁愿意掏腰包啊。
第二,我们花钱买什么?
看这个公式:注意力>时间>金钱。老师的意思很明确,花钱买时间,把时间专注于注意力,用于打磨提升自己。这个钱到底值不值得花,这个时间省下来有没有用,这是我们需要把握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很多人等不了,希望花了钱马上就能见效,游走于各个成功学,培训班,以为通过短期培训,能达到一鸣惊人的效果。这个世界没有“速效药”,有也是假冒伪劣产品,副作用非常强烈。不管做什么,理性思考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我也常常靠“冲动”进行消费,但是我的冲动是因为我之前早已在心里盘算好了。每一次“冲动”之后,我都会坚决的去行动,金钱只是我冲动付出的很小一部分,以后学习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才是我真正在为自己的“冲动”买单。
第三,我们买了时间要怎么用?
“学习学习再学习”老师一再强调这个事情。只字不差的阅读,反复理解复盘,最主要的是,践行。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学成什么效果?每一个花了钱的人,最后的效果都是不一样。这就在于,花钱之后,我们如何学习实践。不跟从,不盲从,做我想要做的事情,努力的把我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给做好。
知识要点整理:
“凡是能用钱买的其实都是便宜的。”
注意力>时间>金钱,在这个价值观下,金钱其实是最便宜的东西。
凡是能用钱买来的时间就是最便宜的;凡是能用时间换来的注意力持续就是有价值的。
思考拿钱换时间是否值得这个问题,不能回避程度,但要列出合理的比较对象。比如,同样刚走出校门,硕士拿的工资比本科生高,这个比较是不合理的,正确的比较对象应该是:刚毕业的硕士和刚工作2-3年的本科生。
在“看得见”和“看不见”之间比较,很多人会选择看的见的产品,事实上,内容比承载它的形式更重要。
如果省下来的时间不是拿来提升自己创造价值,那不叫“省时间”,而是换个舒服的方式浪费时间。
有没有人听你的说话,很可能不取决于你说的对不对,而在于你有没有说话的资格。
每天变好一点点。
零基础并且愿意付费学习的人,没有被一些乱七八糟的免费教程打扰过,又用金钱筛选出比较靠谱的老师,通常会事半功倍,其实最占便宜。
用注意力可以【积累知识,磨炼技能,观察生活,思考未来,创造价值,经营人脉……】
我们的目标是将来早晚有一天,我们再也不需要为了生活出售自己的时间。之所以我们的时间能卖出去,是因为花钱买时间更划算。
付费可能是你自己未来收费的基础。
绝对不要负债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