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只有妈妈在南阳老家跟着老外公和老外婆生活,到了妈妈六岁的时候,妈妈跟着同村的小伙伴一起去离村最近的学校考试。
妈妈至今还记得很清楚,入学考试考了三道题目:一道辨认颜色,一道数数,一道物品分类。妈妈还记得颜色说错了,青色和靛色分不清楚。回家难过了很久,以为自己没考上。
在家玩了一个星期,一直到一起考试的小伙伴来家里问:“你为啥不去上学?是家里不让你上吗?”妈妈这才知道错了一道题也考上了,高兴的比吃了蜜还甜。
从此之后,妈妈是一个光荣而又骄傲的小学生了。上学的路其实并不近,距妈妈家要3公里多,可是妈妈每次跟着小伙伴们一起背书包唱儿歌去上学甭提有多开心了。妈妈说至今都清楚的记得上学时的微风轻抚脸颊的舒适感和绿树成荫的乡间小路。
自从学校教完算盘和心算,妈妈渐渐显露出来在数学上的天赋,家里买菜的账目,过年合算的收入和花费,往往舅舅们还在拨算盘,妈妈已经把答案脱口而出。
爷爷奶奶都很看好妈妈,因为前面两个舅舅,大舅贪玩,二舅聪明但是不学习,每次学校考试比成绩时,妈妈总是得到父母肯定最多的。这也是她最高兴的事情。
小学三年级,妈妈才被外公外婆接到甘肃跟哥哥弟弟一起团聚。由于兄弟姐妹性情各异,妈妈又是“后来的”,妈妈发现学习好能得到家人的亲近,这使妈妈更加热爱学习了。
在外婆身边,妈妈当时还是女孩中最大的,很自然的分担外婆的家庭角色,做饭缝缝补补,照顾弟弟妹妹。在这些细小的琐事中,妈妈从织手套织围巾做背心短裤学起,到后来织毛衣毛裤做外套裙子,领悟力较好的妈妈逐渐学会了女红。这一路走来,从家中长辈到弟弟妹妹,都收到过妈妈的爱心礼物。妈妈说自己这样既能够帮助外婆,又能替家里节省开支,她很开心。
我小时候还总穿妈妈做的衣服,妈妈在裁剪、缝补和配色上都有一定的心得,做的衣服精致的像买的一样。1990年前后,当表弟表妹们回南阳过暑假,还收到过妈妈给他们做的小褂子和漂亮裙子。2010年前后,我们家宝贝还收到过外婆给做的背带裤。认识妈妈的都夸她有一双巧手。
一辈子过到现在,妈妈总说:“技多不压身,多学点,日子总会原来越好的。”是的,妈妈的数学最后引导她读了数学专业,女红陪着她点缀了四代人的人生色彩。
所以,听妈妈的话——多学点,人生处处都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