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赋和选择大于努力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不论是好是坏,不论是平坦或是崎岖,不论是上坡还是下坡;我们生活在一个异彩纷呈的世界,自然科学等着我们去探索,人文社科等着我们去追寻,职业教育等着我们去实践,教育是时代的薪火,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教育的进步,在学生时代,我们会遇到恪尽职守的老师,会遇到优秀的同学,在他们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作为一个学生而言,在学习过程中,认识自己是一切实践的开始。作为每次考试都能稳坐年级第一的学霸来说,勤奋努力只是他取得高分的态度,而适合他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循环渐进的进步才是他能够培养自己综合素质的因素,课上他能很好的兼顾自己的学习时间,把主要精力放在重点上,业余时间,他能够合理的放松自己的大脑,打打羽毛球,打打太极拳,弹弹吉他,将学与乐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胜过无数只会勤奋努力,死学的伪学霸;他之所以能成为学霸,是因为他找到了自己的擅长的领域同时做到了最好,此外他也能够从这个领域脱离出来调整好自己的状态,能将知识完全变通为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技能,学习新鲜事物灵活变通,这是学生时代很多学子很难领悟到的,我们中的大多数学生跟着老师走,很难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也很难在这个过程中始终秉持着独立思考的态度去解决复杂的问题,学霸之所以能将知识融汇贯通,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学习战略,懂得如何将自己的失误最小化,通过每次考试验证自己的学习战略和学习方式是否有效,在一次次检验中总结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习惯,而学渣只会可以去模仿,见其表象不见其本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在痛苦中垂死挣扎,最后得出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无法进步,只会在低分和模仿中恶性循环,人人都可以成为学霸,但人和人最大的不同在于认知和思维方式,正因为存在不同,所以才会有所差别,但在成为学霸之前,我们首先要好好认识自己,选择好自己的路,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去摸索如何成为这个领域的佼佼者,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模仿者。
不是因为事物优秀人才优秀,而是人很优秀所以各方面才优秀
我们往往对一个人给予很高的评价的时候,可能会因为这个人外在条件突出而喜爱有加,也可能是因为这个人成绩很好,很聪明而乐意向他学习,再者可能说是因为这个人性格很好,和他在一起能感到舒适快乐…人人都喜欢靠近美的事物,就像世界上从不缺乏美,只缺乏发现美的眼睛,美有很多种定义,翩翩君子,玉树临风,善良大方,活泼开朗…在学校中最让我欣赏的是有一类同学,他在自我提升上不卑不亢地向着优秀的步伐前进,在这个过程中,他并不会为自己做出的成绩沾沾自喜,反倒是越优秀越豁达,越觉得自己学的不够深,不够精,为人不会趾高气昂,反倒是更谦卑,更虚心地请教自己没有弄懂的问题;反观另一类同学,做出点成绩就骄傲自大,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因此也并不会把别人的学习能力放在眼里,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然后当真正检验实力的时候却是漏洞百出;有的时候,做事态度反映出了一个人的内在修为,越优秀的人内在修为一定高于了外在成就因此才能够担的住这份优秀并且越来越优秀,而当我们内心世界没有得到足够的修炼,就容易被外界牵着鼻子走,就像浮云一样找不到自我,人就会变得很轻浮,烦躁。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在比谁更优秀,而是在和内心的那个自己相互切磋,认识到自己与万物的差异,抱着虚怀若谷的心去对待万事万物,我们一定是很心平气和且无知的,因为知道的越多,就会有更多未知的接踵而至。只有我们从内心深处变得优秀起来,我们做着事情才会像优秀的方向转变,在人与自我和人与万物的认识中,先得从自己内心深处接纳自我,慢慢成长才能接纳万物,而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本末倒置,这也导致我们的心理状态总是会因为自己做不好而郁郁寡欢,人在成长过程中,要学会发现自己的不足,改正不足,自我变得优秀才能在万物中做到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