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有出省研学了,上次研学还是2019年去西安,这次来景德镇感触颇多,第一次带三年级的孩子出来研学,孩子们表现还是很棒的!有的想妈妈,有的不舒服,有的和室友闹,但是大家都顺顺利利地完成了这次研学!研学前家长们有的也提出质疑,为什么三年级小孩子一下子去那么远游学,而且要住三天,在省内也有陶瓷制作的地方,去这些地方不可以吗?研学后我对这些问题有了更明确的答案。
我们让孩子们去游学确实与话题相关,但是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让孩子们成为陶瓷制作人员或专家,而是在研学过程中锻炼自己,感悟生活。
首先,我们的目的不是让孩子们成为陶瓷制作专家,但是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了陶瓷的由来和发展历史,这是知识层面的收获,在实践过程中,孩子们学习了如何拉坯,我们发现原来要拉好一个坯并不容易,需要反复多次尝试,虽然老师已经讲解了方法,但是真正做的时候发现转盘的速度,手的力度,还有耐心都需要完美的配合,在陶瓷老师手中看起来简单的事情确并不简单,做坏了又要从头再来,知道做出满意的作品。在烧制和绘制的体验中,我们发现这对自己的艺术水平提出了要求,如何区分不同的颜料,如何设计出精美的图案,这些都是在学校的学习中无法体会的。我们经由陶瓷的制作过程,感受中国陶瓷文化的精彩与精湛,我们做一个简简单单的陶瓷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但是几千几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烧制出如此复杂,如此优美的陶瓷!
景德镇作为中国瓷都果然名不虚传,马路上的路灯,景区内的垃圾桶,卫生间的洗手池都是陶瓷的,这在其他城市可能很难看到,这种氛围的渲染也是去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当孩子们真正走进古窑,观看老匠人们亲手制作陶瓷,听听会唱歌的陶瓷,看看透光的陶瓷,了解到景德镇的陶瓷明如镜,声如磬,薄如纸的特点,这些也是在学校无法完成的。当孩子们走进博物馆了解陶瓷的发展历程,走进埠东码头了解高岭土的挖掘和运输,这也是学校学习无法替代的。
除了知识的学习,制瓷的体验,孩子们在生活上也是进步了一大截。以前他们或多或少都经历过离开爸妈的旅行,可能是夏令营也可能是旅行,但是这次时间长而且是和同学一起,同学们的表现很亮眼。起码大家都平平安安地完成了研学之旅,而且全程参与度高。大家基本都能照顾好自己,不喊苦不喊累,我想这也是成长路上一笔宝贵的财富,如果一直在爸爸妈妈身边,有大人的照顾,孩子们很难独立。
研学回来家长感慨孩子更加独立了,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也拉近了,同学们之间有了更深的默契,或许这就是研学的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