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瑜伽的练习的过程中,每个人的身体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瑜伽体式而出现一些状况,比如说短暂的针刺感、某一个部位发麻、发抖、抽筋、头晕眼花以及关节咔咔响等问题。
虽然说这些都属于正常的现象,但是当这些问题出现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应对呢?
双腿和身体不听话一直发抖,该怎么办?
比如在做船式瑜伽的时候,我们的双腿绷紧就开始 不自觉地抖动;在比如说在做战士一式的时候,一开始只是简单的腿部发抖,后来就开始全身发抖,这些到底是为什么呢?
先从双腿发抖的原因讲起吧,练习瑜伽的过程中,如果目前的身体状况还不能支撑你顺利地完美的练习这些瑜伽体式。
1.从肌肉的层面考虑,在练习瑜伽体式的时候,体式的强度超过了肌肉能够承受的强度,使血液不能够更好地在肌肉组织中完成氧化代谢以及在肌肉纤维中的扩张循环,当你自己的肌肉不够发达,就会呈现处不由自主的颤抖状态。
2.而从呼吸的层面考虑,在练习瑜伽的过程中,呼吸无法跟上体式,使体式的含氧量降低,导致呼吸急促,胸闷,肢体动作沉重,动作不协调,肌肉出现颤抖等现象。
我们只需要做到以下四点,就可以能很好地去应对
热身时间加长,多做拉伸、关节扰动等热身动作
当发抖出现的时候,不要紧张,也不要勉强,要适当地减慢动作、运动量以及幅度
放松一下,注意加深呼吸
坚持下去,发抖的生理反应会逐步缓解并小时,身体的机能也会重新得到改善。
练完之后就开始头晕,是身体不适合练瑜伽吗?
有些人在练习瑜伽的时候,会出现头晕脸红的现象,这个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大脑缺氧从而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引起的。
而导致大脑缺氧的原因主要是:
1.空腹低血糖。很多人在练习瑜伽的时候都是空腹练习的,运动过程中又会出现肝糖原的消耗,因此很容易出现血糖过低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从而出现头晕的现象。
2.体式动作引起的。在体式的练习中,大量血液积聚在下肢,回归心脏的血量减少,就会使大脑供血不足从而出现头晕的现象,另外,瑜伽中有很多头部低于心脏、转头、扭身的动作,做这些动作时动作过猛过快就会引起大脑缺氧头晕。
3.屏气时间过长。练习瑜伽的时候没有注意到呼吸,容易出现屏气时间过长或者呼吸短浅的现象,这些都很容易导致练习瑜伽时头晕。
我们应该怎么去做才能避免出现这样的事情呢?
1.低血糖患者在练习前,尽量不要在饥饿情况下参加瑜伽练习,可在练习半小时前适当地吃点东西。
2.如果是空腹低血糖引起的头晕,可以在练习前喝小半杯蜂蜜水。
3.练习倒置的瑜伽体式前,一定要进行充分的热身。
4.练习瑜伽时,体位变化不宜太快,特别是头部的动作。要保持充分有效的呼吸,千万不要憋气。
5.头晕发生时,要让人立即平卧,两脚高于头部,并进行由小腿向大腿心脏方向轻推按摩或轻度拍击。同时用手指点压人中、合谷等穴位,必要时给点水喝,糖水最佳。
关节一练就出现咔咔响,是练出问题了吗?
瑜伽课上,大家在做很多瑜伽体式的时候,关节会发出此起彼伏的响声,有人会感到好奇,有些人会感到害怕。关节有响声,是练瑜伽练出问题了吗?
关节有响声的状况
关节响,又称“弹响”,通常会在以下三种情况中发生:
1.气体逃逸。在我们的人体关节中,有一种叫滑液的液体,用来润滑关节。这个滑液中会含有一些气体,比如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当我们拉伸关节的时候,密闭的关节被活动打开,里面的气体受到挤压急速跑掉并发出类似气泡爆开的啵啵响。
2.关节间摩擦。关节接触面不平滑,就会因摩擦发出响声。这种声音比较细小、沉闷,常见于膝关节。产生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关节炎或者由于身体缺乏运动导致的关节滑液分泌不足。
3.关节移位。关节移动时,肌腱韧带会发生移位,当肌腱韧带回到原来的位置时,就会听到啵啵响。发生这种情况的以膝关节和足踝为多。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去避免呢?
1.日常生活养成适度运动的习惯,不要让关节生锈,让肌肉僵硬没有弹性。
2.练习瑜伽前要充分热身,让身体温度升高,关节灵活。
3.如果在练习中关节发生响声,同时伴随关节部位的疼痛,且疼痛在做同一体式的时候在同一位置反复发作,应立即停止该体式,并及时就医。
4.如果关节发生的响声清脆、单一、不重复,且没有特别疼痛不适,建议练习体式时适当减小肢体活动的幅度,或调整角度,让关节响动得以回避或缓解。
文章最早发表在公众号“说瑜伽”,关注我,每天分享更多瑜伽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