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几天,就是我的驾照科目二考试了。对于考试,基本上所有的人都免不了会提前开始担心、紧张,如果说没有,那一定是装出来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当然,这种装也有可能是不想把这种情绪传递给其他人。虽然教练会跟我们说不要担心,要相信自己,相信教练,但这种打气对于缓解紧张的心情细毫起不了作用。这时,你会和一起的小伙伴去找同感,把这种心情讲出来,感觉有人跟你一起担心,好受些了。
从理性上来说,我们都知道,这份担心毫无意义,该来的你再担心也会来,不该来的你就白白糟蹋那份本该是好的心情了。
今年春节的时候,外婆的身体极度虚弱,几天下来就喝了小半碗白粥,以往看到我们去拜年都会特别开心的她,这时怎么也打不起劲来,坐在沙发上,只微微抬起眼皮,用力挤出一个大家很容易就会忽略的笑容,看了让人更觉得沉重。母亲整个人变得寡言少语,晚餐没吃几口就忙她的家务去了,洗漱完了之后我们兄弟俩拉着母亲坐下一起聊天,才知道,她心里一直都担心着外婆,恐怕这一关是挺不过去了。看着母亲这样,我开着玩笑说“妈,如果过段时间外婆的情况好转了,那你现在不是白担心了嘛,上一次不就挺过来了吗”弟弟也应合着,这样,母亲的心情总算好些了。而后来的结果跟我预想的一样,半个多月后,在本地一位老中医的调理下,外婆又恢复了正常的坐卧起行和饮食作息。
为未发生的事情而担忧是人类情绪上的一种本能,这无关消极悲观还是积极乐观。比如你要参加一场演讲,这场演讲的准备时间越长,这种焦虑对你的折磨就越久。在《长谈》节目对话中,罗永浩说准备每场发布会都要度过一段特别焦虑,甚至几近崩溃,而罗振宇也表示,两次的跨年演讲准备过程中,有时候甚至焦虑到做不了事情。这两位可以说都是商业界的话唠,每次的发言都影响力极强的人,在我们看到台上貌似轻松的他们,也免不了受常人的这种情绪折磨。
所以,不要轻易地给自己定什么乱七八糟的症,你是正常人,只是我们需要找一些办法来克服。
根据自身经验和查询一些资料,总结了这么几点:
1,接受。人类的矛盾无非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己,而接受就是在与自己和解,不跟自己过不去,承认它的存在,然后正视它。比如我对即将到来的考试,我就直接承认,我焦虑了。
2,说出来。如果你觉得身边没有人懂你,不能与你共情,那唯一的对象就是你自己,检视自己,一边检视一边书写下来,这个过程就是在找why,做任何事情,why都比how重要。
3,动起来。朱光潜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里有这样一段话,“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泄;郁由于静止,救泄的方法在动。人性固然是复杂的,可是人是动物,基本性不外乎动。从动的中间我们可以寻出无限快慰。”这个是有科学根据的,大脑的5-羟色胺、内啡肽等化学物质的失衡会直接影响人的情绪,而运动是有利于恢复其平衡,加强大脑的活力。
动的方式有很多,跑步、散步、爬山,甚至逛街都算。其实我在练车的时候我大脑里根本没有担心这回事,就一心想着怎么打好方向盘,怎么控制好速度,而且随着熟练度越来越好,越来越自信,这份担心也在慢慢减小。
4,转移注意力。其实,上面说的“动起来”就是转移注意力,但转移注意力的范围内还包括大脑里的思想、精力等等。比如我在担忧考驾照这件事上,我需要通过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来占据大脑的思维,因为我比较喜欢阅读,我会选择一篇有深度的长文,慢慢让自己的思绪进入到另外一个世界,这次我就看了公众号“最好的金龟换酒”里刚更新的一篇《如何说再见》,看完之后,我又忙着做笔记,把文章的总体思路再过一遍,然后进行自己的思考。
总结一下,我们对未发生的事情的担忧,生出焦虑的情绪,这是正常的。我们要承认它,接受它,但不能止于接受,更不能沉浸在里面,而是要通过说出来、动起来和转移注意力来让这份担忧,这种焦虑不再干扰我们的正常生活,不要因为这份可能根本不存在的发生而辜负了当下的美好。
最后,强调一下,以上我所说的这种担忧的性质仅限于杞人忧天,而非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