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
本节课程,朱老师分享了“从0到10的组织进化”,从组织的角度为我们剖析了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的应用方法和意义。朱一帆老师认为,一个企业或者组织,最根基的心法就是“使命、愿景、价值观”。使命是这家公司到底要完成什么事,你的什么东西使你与之不同,你到底要做什么?愿景是长期你要达到的目标。价值观是什么事你可以做、什么事绝对不可以做。
在组织当中,使命、愿景、价值观的落地,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来拆解执行:
第一步:谢绝自嗨,开启群智
公司的“三宝”不应该是一个人自嗨,拍脑袋拍出来的。比如“凯叔讲故事”公司,使命、愿景和价值观是核心团队花了两天时间,集中在一起想、讨论,把我们最大公约数提炼出来,最终形成的是这一帮人真正想要去做的事情。
第二步:细化理解、言行一致
使命、愿景和价值观,不能只是那些挂在墙上的、务虚的好话。要想让公司里的人都能够记住并执行,一定要把它拆到用老百姓最普通的话全都明白的程度,这样才有可以你说的话和最后大家做的往一致方向走。
比如,凯叔讲故事团队把“独立之人格”,拆成诚信、担当、务实,特别是诚信,我们认为它就是做“对得起良心的产品和服务”,这一点在公司遇到重大产品危机,需要抉择的时候,也确实体现出了实际的价值。
第三步:落地考核、形成闭环
考核是让大家可以看到在这家公司,我们怎样去看待所有人。可以首先把不同类型的员工分在不同的象限,比如“凯叔讲故事”团队,就分了横纵两个维度。维度一:业绩指标;维度二:价值指标。考评表也尽量简化,从0到5一共五个选项。4分为标准分,5分是超越期待。
从上到下是高层对中层,核心管理团队的考评。业绩指标里面分有部门的、有单项的,它是一个单独的考核群;价值指标要求有价值观、能定战略、带队伍、树榜样。
光做到这样的评估还不够,我们还有一个下级对上级的考评,这个下级对上级的考评,包括我、包括凯叔都要被考评。考评内容里面我们提出了一些要求。比如:工作效率,特别是在创业团队,更要注重工作效率怎么提升。第二,给不给权限,你的上级领导给没有给你权限做事情,给没给指导、懂不懂激励、团队感怎么样、价值观是不是符合你公司挂在墙上的那几句话,等等。从下往上的考评,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匿名。你要希望小伙伴把真心话一开始写出来,有安全感的把自己内心的声音发出来,你要给他一个匿名的环境。
还有什么是特别重要的呢?比这些还重要的。刚才看到的这些表格里,全是我直接参与、直接去写的。我为什么这件事要花这么大时间去遣词琢句怎么写,因为我要让那个团队的那个味道是我要的味道,这个味道才能让我要的人留下来,这个工作不是你随随便便扔给HR、扔给行政,让他去做就可以的。
第四步:事事回应,不断优化。
首先,我们每个季度会做一次交流、考评,为什么不月度做,因为频次太高了,你沟通的效能、成本都受影响;频次太低了,一年评估一次,我早就忘了我年初的一些问题了,反馈的及时性不够。
每次交流我们至少半个小时,甚至有时候一个多小时,我们要反复沟通,看到这个季度我们的评估,也要看到我们下个季度我们工作的展望、要求,每一次评估都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交心。
这样的一些工作,我们做的实际上是企业文化那个土壤和基石,未来你的公司能长多大?这个楼能盖多高?跟你的土壤、跟你的地基、基石直接相关。另外一个好处和结果是什么?慢慢的这帮人,他们的思维方式、语言体系开始一致化,有的时候开始像一个人了,组织也会慢慢开始有自己的调性。
根据朱老师分享的这节大课,来拆解我之前的工作:
对象: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隶属部门:质量部
一、使命是保证供应商原材料合格入厂,为生产提供合格的原材料,这个是质量部门的最重要的责任;
二、细化理解,言行一致:
1.每月、周会,明确品质目标;并拆分,细化到每位组员,同时现场组员给予吸收反馈,建立统一的品质目标。
三、落地考核、形成闭环:
1.检验标准理论知识考核规则:
1).每日晨会随机抽测不同客户对应产品来料检验标准;
2).由组长—>小组长—>组员,全员参与,互相抽测标准的记忆情况;
3).每日抽测结果汇总,每星期针对失误部分进行重点记忆训练,并重点关注失误点在实际检验中情况。
2.专业检验能力考核规则:
1).建立个人能力(成绩)档案,包括材料批次合格率、失误率、通过率及处理结果等能力事项;
2).日常检验工作成绩汇总,主要是材料检验失误率,每月定期考核(考试,包括理论和实操两部分,评分制)
3).后期原材料上线品质追踪(这里涉及产线异常处理,原材料问题责任判定),每批次可追溯到每个入厂检验人(有明细档案,全程管控)。
4).不定期组员互相抽检(涉及抽检人负责不同的用户,互相抽检可降低单一用户标准单一抽检人时隐藏的原材料品质瑕疵问题),同时互相学习,互相激励,提高团队交互能力及凝聚力。
5).不同供应商原材料定向负责检验人员定期互换,提高综合个人检验能力,并降低人力出现缺口时导致的检验工作受阻情况。
6)建立KPI考核(专项),奖罚机制(主要是非行政处罚)。
四、事事回应,不断优化:
1.每周有小周会,进行问题汇总,及改善措施汇总,全员参与,对于切实可行的改善措施给予奖励,不断优化。
2.原材料上线品质最总—>记录—>反馈—>改进优化(包含不良瑕疵材料抽检方法、标准的修改,但需与客户沟通、检验方法的变更,需与客户沟通),目的是保证原材料的品质,达成客户最终所需的高品质产品。
小结:
价值观需要融入团队,不止是贴在墙上,说在嘴上,需要领导层亲自带队去践行,并同时加以强调,也就是需要双管齐下,才可能更好的达到所设立的品质目标,把大家形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对于打破价值观底线的“岳不群”要坚决干掉,因为它就是那只毁掉堤坝的白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