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有很多人,买的书几乎没看过;
收藏到文件夹里的文章也早已被灰淹没.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个坏习惯,相反,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行为。
丽丽是我的同学,与她一起逛街必去的地方是书店,每次一买一大筐,都能看完吗?并不是,她说就是单纯喜欢买书,就像有人喜欢买包包买化妆品一样,而且觉得逛书店的消遣方式,比整天蹲在家里打电玩要健康得多、开心得多.
可能不一定需要读多少书,但是必须要买。这本质而言无非就是一种消费主义罢了。这种人其实是占了少部分,毕竟没有多少人会整天以买书为乐。
另一种人,也包括我自己在内,可能更接近于这样一种状态,大概就是的确是有读书的需求,然而在买书时又往往会高估自己近期的阅读量。
大多数人都会高估自己的阅读量,买书的时候总觉得,这本应该会读,这本能买。买了十几本回来,等刚读了两三本,又觉得这本能买,这本在将来能用得着。然后就会累计的越来越多。书少的时候也焦虑,书多的时候也焦虑。
我们可以把这种焦虑形容成一种叫做“填充自己的焦虑”。也就是我们永远都会觉得,自己是还需要填充的。比如多读一本书,多看一部电影,多学一节公开课。长此以往,读书,看电影,学公开课这种行为本身好像已经不是太重要了。重要的是买书,下载公开课与电影的这个过程。
看书确实是一个愉悦的行为,但是这有一个前提,就是你没有带着任务去看书。
事实上,对于很多真正喜欢读书的人来说,读书早就像吃饭睡觉一样变成了一种生活习惯,对于他们来说,囤书就像我们之前囤爱吃的食物一样,终究有天会吃完的,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负担。
但是对于一些没有真正养成读书习惯的人来说,囤积那么多书 ,收藏那么多书单,很可能是因为一种心理学效应——“虚假希望综合症”:
每当我们想要改变自己的时候,都会不可避免的幻想自己改变之后的样子,这种幻想会给我们希望,让我们的内心得到极大的即时满足感,同时也会让我们将预期不断放大。
不过,一旦我们开始付诸行动,发现实际跟我们的想象有落差时,我们内心的失望也会放大,这就会让我们完成目标的动力不断减弱,直至放弃努力。然后没过多久,继续这个循环,周而复始,不断寻求一种虚幻的满足感。
造成这个的原因,本质上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能力估算不足,以及我们对于失败的接受程度不够。
买书如山倒没什么好指责的,,每个人的阅读速度不同,而且有些书确实只能抽丝的速度去读,比如《存在与虚无》等古典哲学。
在我的理解中,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其实可以由浅入深地,像马斯洛需求金字塔那样、拆分成三个层次:信息层面、学习层面、精通层面。
信息层面是最低级的层面,就是囫囵吞枣、浅尝则止、只接收最表层的信息、忽略内容的细节和事例,便自以为自己获得了全套的知识,给自己带来自欺欺人的满足感。这种情况都会经常发生在我们的身上:我们买过了一场live自以为会学习到很多干货,结果买过后我们也不会听就这么晾着;我们阅读文章都只会看黑体字和标题,一篇看完了还洋洋得意以为自己又涨姿势;我们一边打王者一边看网易公开课,以为随着课程的结束,我们也彻底理解了课程内容……
以上,都是我们在给自己制造出勤奋努力的幻想。我们看上去很努力,但其实我们什么都没做成,我们什么都没学到。
检验你是不是真的处于信息层面的学习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试着去复述和回忆你刚刚的学习内容。这个内容都讲了什么?有哪些让我印象深刻?有哪些是我可以借鉴的。如果你复述不出来,恭喜你,你还是啥都没学到。
千万别落入“伪装学习”的陷阱中,这样无论你花费了多大的力气,最终换来的不是收获和成长,而是庞大的虚空和无尽的劳累。
第二个层面就是学习层面,这种层面多发生于学霸身上。
学习层面之所以比信息层面高级就在于它是对信息层面的延伸和深化,处于学习层面的人会潜心耐心阅读完所要学习的内容,并进行刻意的练习和大量的记忆。想想各位在考托福、考司法考试、考研的时候,是不是会刻意记录一些知识点,而不仅仅是一扫而过?
学习层面是我们这些普通人所能达到的、也是应该达到的最好层面。因为精通层面实在是对我们的要求太高了。
精通层面是学习层面上对知识的重建和内化,只有专业领域的人士和专家才能做到这一步,他们会对知识进行非常深刻的钻研,甚至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提出全新的思路。博士、博士后、教授等都是这种学科精通层面的群体。
我想通过这个观点向大家表达一点:千万不要落入信息层面的“自我安慰和自我陶醉”,而是要实打实的,真的把我们的需要学习的知识落到实处,把信息层面上升到学习层面。
我绝对不反对大量买书,毕竟我之前也说了,对书痴来说,买书是一件非常愉悦的事情,但是千万不要把“买书”这个行为转化为“伪装努力”的麻醉剂,只是一味地买书,而一点书都不读,到最后你的书全部摆上你的装B书架。
我有一件事印象很深,我一个朋友的父亲跟我爹是世交,跟我们家关系很好。我去他家的时候,经常坐在他家的书房里看书。他家的书架非常豪华,一本又一本的珍藏版和英文原版书,甚至还有几本写在羊皮纸上的书,听说是从纽约的街角书店掏到的,
有一次我看到了加缪,很惊喜,说,叔叔您也喜欢读加缪啊?
他很茫然,什么?加缪?
我就抽出那本厚重的《加缪全集》,敲着封面,再一次强调,加缪啊。
他说,嗯,这个人不是叫加廖么?
我:……加缪,就是缪斯女神的那个缪字。
他:缪斯女神???
我找了找,然后一堆英文书里抽出了一本非常大的、全彩插图,封皮烫金的古希腊神话,说,就是古希腊神话里面的文艺女神啊。您没看过?
他挥了挥手,唉……这些书我不怎么看的,摆着很好看嘛,当装饰也很不错。
千万别让买书的行为麻醉了自己,让自己产生“伪装努力”的幻觉。看的慢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连看都没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