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每天的时间消耗可以分在三类事务上.
1.操作执行类
2.思考类
3.沟通类
操作执行类,指的是"我自己一个人做的,已经无需思考就能做的任务"。例如,已经做的很熟的工作,新接手但做起来并无难度的任务。
思考类,指的是"需要花较多时间去思考才能完成的任务"。此类任务一般有难度,容易出现无思路下不了手的情况。例如:策划案,营销方案,年度计划,数据分折,汇报准备等等。
沟通类,指的是必须去推动别人替你做事才能完成的任务。此类任务一般有两大难点,一是总是在等待对方回复,二是对方无法被说服。
一般来说,如果自己工作的时间,90%以上花在操做执行类工作上,那么,职业本身能带给你的提升就微乎其微了。此类工作危险系数较高容易出现温水煮青蛙的状况。(生产线上的工人就是这个情况)遇上这种情况,需要尽可能在工作以外多花时间学习提升,才能防范未来的职业风险。毕竟,连公务员也不能保证绝对不会失业。
如果工作时间中,有大段时间花在思考型和沟通型任务上,那么这个职业会比较有桃战。也意味着工作任务本身就可以直接使用思维、学习和沟通表达能力的各种技巧来解决。
此时正是完成技术领导力、学习力、思维力和人脉力训练的最佳时机,把原本在工作中茫无头绪的思考、无指向性的学习、效果较差的表达沟通,直接应用思维、学习、表达技巧来代替,既能更高质量的完成工作,又提升了能力。无需占用工作外的额外时间。与其花二个小时去发愁一个计划应该怎么写,不如直接使用各种前人已有的思维工具,一个小时搞定。与其跟其他部门的人沟通扯皮3个小时,不如花2.5个小时做好充分的沟通准备,然后去一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