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称“石笋里”,素有“小小新场赛苏州”之美誉。作为千年古镇,新场积聚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市区级文化保护单位共计37处。
新场镇位于沪南公路南汇段的中间,是南汇区的中心地带。距上海市中心36公里,离南汇城区12公里。
小桥、流水、人家、长街、茶楼、老店、小庙与古寺,共同构成了一幅江南水乡图。四条河巷将古镇划分为“井”字形空间格局。动态的流水和静态的古建筑相得益彰,形成了动静结合,光影斑驳
随处可见的牌楼
新场古镇素有“十三牌楼九环龙,小小新场赛苏州”之誉,牌坊和拱桥是当地的两大骄傲。
这张牌楼是纪念表彰牌楼,属于小品类建筑。四柱三间五五楼。石造牌楼保持时间更久。
明清以来新场以盐繁荣,以盐建镇,“浦东十八铺,新场第一镇”。新场盐业的兴盛,商贾的云集,市井的繁荣,在四条河流两岸随处可见当时车马云集的道路和铺子。
青石和青砖铺就的河边走道,依稀可见曾经的繁忙。石与砖,木与土在古代建筑中常用,巧妙结合。
仪门上罗马的立柱、精美的马赛克地面,中式基地西式门厅古式二楼,无不体现出匠心独运。
被文物学家称为“家门口的文物的”马鞍型水桥20多座,桥岸建筑考究,水桥系舟石刻有精细的暗八仙、如意图形,小巧精致,极富江南水乡情韵。
粉墙黛瓦,江南的流水人家绕深宅,诗情画意门上挂。动中有静的宅子,高高翘起的翼角又静中多俏皮。
木雕精美雅致,在中国古建筑中木头一直作为主材,但难以长久保存下来,如今能看到的木雕都是宋代以后的建筑了,加之历经浩劫,能再次看到这些博物已是幸运。
瓦松随处可见。取土烧制成瓦,保存更久,细细叠加,又有细腻的江南味道。瓦松在瓦锋中就着阳光和风以及一点点的尘土,坚强而美丽。
明朝以后对于建筑级别的分工更加严格,民居的硬山非常简单,江南人民用简洁的曲线,木制小窗再加上一些木头装饰,别有一番味道。
木雕多有吉祥花,富贵牡丹,梅兰竹菊桃园三结义诸如此类做内容,有祝福有祈愿也有内涵。
新场古镇十景为:溪湾石笋、书楼秋爽、雷音晓钟、横塘晚棹、仙洞丹霞、海眼原泉、高阁晴云、上方烟雨、千秋夜月、南山雪霁,虽然有些已经不复存在,但从这些遗留下来的建筑仍可感受当年味道。 颤颤巍巍不知道还能保存多久。
南汇“老八样”是南汇很具特色的农家菜。有三黄鸡、走油肉、蹄膀、咸肉、红烧鸭、黑鱼、肉皮汤、香瓜塌饼等,饭则是咸酸饭(菜饭)。在上海浦东很多古镇也是主打这老八样,一般老字号当地菜馆都可品到,只是味道因食材和快捷服务有些淡了。不如这艾草饼便宜又有特色。
好大一建筑,只能在门外看看,据说是危房了。木门木窗还有木柱,点点滴滴足见用心。
老式街边商店,就叫烟杂店,上海话很多人叫路边小超市也还叫烟杂店。
当地还有手工老粗布,用织布机做出来的布匹,嫁女时会带着。两三尺宽,真实的棉纱棉布只是略显硬挺。当地还有竹编制品和老物品,在街头老店里能找到穿越时光的物件。
这座明清以来的小镇也在变化,新建楼房和古建筑交错并行。不远处就是迪士尼和浦东机场,这座古镇正在悄然变化。
因为《色戒》这里出名了,游客纷沓而至,老镇有了不一样的铃声和祝愿。
在这里还能遇到一些正在失传的传统手艺比如马群棕编,棕编是中华民族最传统的棕叶编织特种工艺品,距今已有1700年的历史,并且它是相当复杂和讲究的,一件产品的完成常常需要划丝、熏蒸、断青、起头、接头、穿边、扯边、剪边、剃头、着色等十几道工序。
在这里和传统建筑的相遇和古老手艺的碰撞,新场古镇已经远不是一个普通古镇那么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