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乃中山靖王之后”,相信很多喜欢三国的朋友对这句话都不陌生。
在三国中这句话相当于刘备的“金字招牌”,他用这种自报家门的方式,来表明自己皇亲的身份,以彰显自己匡扶汉室的政治正确。
可中山靖王何许人也,既然是打招牌,他为何不干脆自称汉高祖刘邦的后人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无他:“够稳”。
首先中山靖王刘胜作为汉景帝第九子,他的领地大致位于今河北省中西部地区,属于农耕时代的富庶之地,在公元2世纪官方统计的数据中显示中山国有人口668080人,其人口位列诸侯国第二,所领县数位列诸侯国第三名。
这一切都表明,中山国在汉朝时期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没有存在感,刘备以他的后裔身份自居足够定性为皇亲,且据《史记》记载刘胜有“子枝属百二十馀人”,这样庞大的家族,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子孙只会越来越多,因而哪怕皇宫收录的信息上查不到刘备宗亲的身份,刘备也完全可以说得过去。
但这里还有个很有意思的点,以中山王刘胜所处的时代来看,他刚好经历了汉景帝时期的吴楚七国之乱和汉武帝时期的“推恩令”削藩事件,身处时代的浪潮中,子孙数量如此之多的中山王刘胜又是如何应对汉武帝强势的推恩令的呢?
从某种角度上来讲,了解了刘胜家那点事,也就了解了汉初君王和诸侯之间的矛盾根源,以及推恩令能够成功的政治逻辑。
一、削藩如何成了汉初几位君王的心头的头等大事?
汉初刘邦依托几大异姓诸侯王的力量建立了汉王朝,作为诸侯同盟首领的刘邦理所当然被推举为了皇帝。
虽然名义上刘邦是最高统治者,但是实际上,刘邦的影响力仅仅局限于自己直接管辖的领地内,在几大异姓诸侯王的领地内,他们在行政、经济和军事上都有高度自治权,只要诸侯王不愿意,刘邦的命令在他们管辖的领地内很难通行,这无疑从事实上将几大诸侯王割裂出了汉王朝的管辖范围。
项羽还在世的时候,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敌人,还能团结在一起,但如今项羽已败,这所谓的同盟关系就显得不是那么牢靠了,毕竟蛋糕就这么大,如果有谁想要分到更多的利益就只能从刘邦的盘子里去抢。
以刘邦当时五十几岁的年纪来看,他不得不考虑这个残酷的现实:等他去世之后,这些实力强大的“盟友”会不会乖乖听他继承人的话?他打下的江山还姓“刘”吗?
刘邦从来不是一个安于接受命运安排的人,所以,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他将屠刀引向了自己曾经的盟友,他要建立一个由“刘姓诸侯们”管理的大汉王朝。
刘邦成功了,但效果却并不像刘邦想象中那么美好,他忽略了在利益的驱使下,所谓的血缘羁绊并不牢靠,他所建立的平衡到了汉文帝时期便已经出现了裂痕。
到了汉景帝时期,更是直接爆发了吴楚七国之乱。
随着诸侯与汉王朝的矛盾激化,汉初的几位君王不得不考虑“如何削藩”的问题。
二、为啥“推恩令”被誉为千古第一阳谋?
大家都知道“推恩令”是怪才主父偃提出来的,但削藩计划却并不是他开的头,在他之前,贾谊、晁错都曾经提出过自己的“削藩”计划。
只是相比较于主父偃的环境而言,贾谊虽然也是建议汉文帝将诸侯的领地分割给子孙以此达到将大国分割为小国的目的,但无论是以当时诸侯的实力,还是贾谊本人的能力都难以将这个计划推行下去,而晁错本人又过于强硬,他认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以致于直接引起了诸侯的武力反抗。
晁错和贾谊的失败并不是偶然,他们虽然看到了诸侯与中央矛盾激化可能带来的危机,却忽略了当时特殊时代背景下,君臣对分封制度的认同感。
对于汉文帝而言,他虽然对淮南王、济北王谋逆不满,但是他是一个极重感情的人,即便诸侯犯罪他也只是针对主犯定罪,汉文帝本人从心里不认为诸侯是威胁,因而他并未重视贾谊提出的大范围削藩的建议。
到了汉景帝时期,汉景帝本人倒是对削藩很有兴趣,但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诸侯们也累积起了足以威胁到中央的力量,哪怕其中有人原本并无反意,在他们看到汉景帝想收回自己手里的蛋糕时,他们内心未必认可汉景帝的做法,晁错在这种背景下推出强势的削藩计划,无疑是将所有诸侯直接推向了汉景帝的对立面。
吴楚七国之乱,就是这种矛盾激化后具现出来的结果。
最后汉景帝在付出不小的代价后,打赢了这场王权保卫战,其中作为失败方的诸侯们势力虽然得到了极大削弱,但作为胜利者的汉景帝也不愿进一步激怒剩下的诸侯们,削藩一事也就不了了之。
到了汉武帝的时候,强大一点的诸侯们势力还能达到“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的程度。
从晁错和贾谊二人的失败我们可以看出,在汉初的政治格局中,诸侯们之间已经实际上形成了独立于中央行政体系之外的政治联盟,所以当他们提出削藩的计划之时,诸侯们才会联合起来给中央施压——对诸侯们而言,这不过是维护自己的利益,有什么错呢?
在这种环境下,没有诸侯支持的君王其实是一个被孤立的个体,他在面对拧在一起的诸侯势力的时候,自然要重视这股阻力。
汉武帝和主父偃在应对这个局面的时候,抛开晁错武力解决问题的办法,理智地选择了“亲情牌”:
在原有的宗法制度下,嫡长子继承一切,旁系要生存只能看嫡长子的脸色,而嫡长子作为既得利益者,自然不可能背叛自己的父亲去选择要拿走他手里蛋糕的“皇帝”。
面对这一情况,主父偃在贾谊理念的基础上做出调整,他告诉汉武帝“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汉武帝也很懂主父偃的意思,他让御史下旨给诸侯们:“如果诸侯们有想把恩惠分给自己私亲,分封子弟城邑的,可以填个表上来,我给他们册封爵位。”
毕竟是血亲,在推恩令之前,父亲给小儿子分点领地养家也是常有的事情,汉武帝此举看似没啥区别,分不分还是全靠诸侯个人,其实这个赐爵位大有深意。
我们这样来看,原本父亲分的领地小儿子虽然也能用,但是小儿子只有使用权,领地实际上还是属于嫡长子。分封爵位后就大不一样了,汉武帝此举等于是赋予了小儿子和嫡长子平等的实际所属权,换句话说汉武帝这是从事实上给诸侯两个儿子分家了,诸侯分封给几个儿子,也就相当于把自己领地分割成几份了。
这样一来,哪怕小儿子去世了,他分到的领地也是继续分给他儿子,而不能像以前一样被嫡长子收回了。
可以预见,这手充满温情的“亲情牌”下去,刚开始可能看不出啥效果,但一旦诸侯和汉武帝之间再发生矛盾,诸侯之间就不可能再团结在一起了,那些刚刚分到家产的旁系诸侯子弟一定会首先站出来反驳自己的亲人,以维护这来之不易的财产。
据记载,汉武帝在位期间分封诸侯子弟178人,诸如“齐国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淮南分三,及天子支庶为王,王子支庶为侯”,在这套组合拳之下,诸侯们再难对中央造成威胁。
不得不说汉武帝这手分割联合玩得相当漂亮,这也是为何推恩令堂皇阳谋,却能兵不血刃解决汉初一大麻烦的主要原因。
三、刘胜家族的命运见证了推恩令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巨大作用。
在时代的大势中,刘胜其实是一个很没有存在感的人,很多人对他的了解仅限于刘备那句“中山靖王”之后。
即便是了解过他生平的人,大概也会被史书上那句“胜为人乐酒好内,有子枝属百二十馀人”所迷惑,以为他就是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公子哥。(《史记·卷五十九·五宗世家第二十九》)
其实,若是放到他所处的背景去看,会发现刘胜是一个很精明的人。
刘胜被封为中山王那年,刚好就爆发了吴楚七国之乱,这件事给刘胜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他意识到了诸侯和中央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磨合的地步,所以刘胜没有像别的诸侯那样勤于政事,发展自己的势力,反倒沉迷声乐、纵情歌舞,他曾对自己同母兄赵敬肃王刘彭祖这样说道:“兄长为王,不要代替官吏治理政事,为王者,应该每天听音乐、赏舞蹈,看美女。”
刘胜很清楚汉景帝、汉武帝的性格,他知道这两位君王喜欢的“为君分忧”并不是要他励精图治、发展势力,所以,刘胜便用放纵自我的方式告诉君主:自己没有野心,只是喜欢享受生活。
有别于那些因为“骄奢淫乱”激怒天子的诸侯,刘胜很能把握住分寸,他虽好色却不淫乱、他好酒肉却不骄奢,他的所作所为一切都保持在皇帝能够容忍的程度内,除了把自己打造成花花公子形象外,他不养私兵、不干涉朝政,即便是谏言,也是利用自己的文学造诣用温柔的语气站在君王的角度去提出建议。
刘胜很懂得“安全”的生存之道,作为一名诸侯,他始终把自己放置在皇权这一边,皇帝有什么政策,刘胜一定会积极响应,这就是为啥景帝十三王中,刘胜是少有能够平平安安度过一生的人。
刘胜的生平毫不起眼,但并不代表他平庸,相反,这是一个很能把握局势的人。在汉武帝推出推恩令不久,他便响应汉武帝的号召,先后主动请求推恩20个子孙,册封他们为王子侯。
按照汉武帝的旨意,这种“推恩”并不是强迫的,如果刘胜不乐意,完全没必要册封这么多子嗣来削弱自己的力量,而他偏偏这么做了,这恰好证明刘胜是个很识时务的人,他了解皇帝的真实想法,懂得如何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
【征和二年,刘胜后裔中还有个澎侯刘屈氂因巫蛊之案被杀】
不过,相比起刘胜的结局,他的后人显然没有学到他的精明,在刘胜去世一年后,也就是公元前112年,他就有11个后人被汉武帝以所献助祭的“酎金”成色不好或斤两不足为由,给罢免了爵位。(《史记·平准书》:“至酎,少府省金,而列侯坐酎金失侯者百馀人。”)
酎金夺爵事件是汉武帝推恩令削藩事件的后续,他所册封的178名诸侯,在这件事中就有共106人被取消爵位,这些王子侯爵所对应的封地最后自然是收归国有,以达成汉武帝削弱诸侯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
文/脑洞趣味历史
感谢大家的阅读,祝朋友们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心想事成,万事如意,觉得文章好的朋友们,记得给文章点个赞,关注一下,每天都会给您带来好文章
#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