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诗词意象群举例(一)——思乡题材

图片发自简书App

如果你平时读诗读的多,会发现古代的诗词已经形成了大量相同或是相似的题材,而在这些相同或相似的题材中又会出现大量相同相似的意象,这些意象被反复提起,使很多诗歌读来感觉相似,情感共通,那么这些意象呢其实就可以说形成了固定的意象群。接下来我会更新一个系列,总结一些常见题材的固定意象群,以思乡、送别、山水、边塞这四种古代最常见的题材为例。

其实所有的诗词意象大致上还可以分成社会意象和自然意象,主要包括植物、动物、自然景观等;一类是社会意象,主要指人或事的意象,包括人造物象、人的行为、品质,以及典故等。

思乡是诗歌永恒的主题,而这一点在交通不便的古代体现得尤为明显,古人或是外出做官、或是在战场建功立业、或是由于贬谪,而尤其当传统节日来临之时,身边的一事一物无不牵动着游子的思乡之情。

1.社会意象群:

船:一般诗中写作“孤舟”,古人常说“舟马劳顿”可见水陆是古代重要的交通方式,因此游子离家或是归家一般都是坐船,可想而知当身处他乡的游子看到回乡的船而自己却不能成行的时候思乡之情自然上涌,另外,船给人以漂泊之感,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怎能不牵动游子的情思,因此其它一系列表达漂泊之感的意象也同样是思乡的常见意象,如:孤雁、飞蓬、浮萍。如:“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刘鹩虚《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捣衣:关心家人冷暖,为全家人缝制衣服,是古代妇女的主要职责之一。在进行捣衣这种机械重复的劳作之时,她们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思念远离家乡的亲人。单调悠长的砧声有助于摒除外虑,心志专一,对思念之情起到凝聚与强化的作用。正因为这些原因,捣衣的动作和与之相关的清砧的声响,成为古典诗歌中“思妇”主题下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如:“不辞捣衣倦,一寄塞垣深。”(杜甫《捣衣》)“飞鸿影里,捣衣砧外,总是玉关情。”(宋•晏几道《少年游》)同时月下捣衣,风送砧声也成为一种境界,游子客居他乡听着无处不有的捣衣声自然也会想起家中的亲人。如唐代李白《子夜吴歌》之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莼羹鲈脍:典出《晋书·张翰传》。传说晋朝的张翰当时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思家乡的美味“莼羹鲈脍”,便毅然弃官归乡,从此引出了“莼鲈之思”这个表达思乡之情的成语。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如:“拜赐莼鲈乡味长,雁山瓯海土生香。眼前点点思亲泪,欲试鱼生未忍尝。”(马星野《呈南怀瑾先生谢赠鲜味》)

双鲤:鲤鱼代指书信,出自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陇上:陇水潺湲陇树黄,征人陇上尽思乡。(翁绶《横吹曲辞·陇头吟 》)

桑梓:代指故乡,“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当埋骨兮长已矣。”(蔡琰《胡笳十八拍》)

图片发自简书App

(2).自然意象群:

月亮:千百年来月亮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但是最常见也最具有代表的涵义应该说是思乡。自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传世之后,月亮俨然已经变成了思乡怀远的代名词。又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由于月亮的特点是普照天下,有圆有缺,月圆可喻亲朋相聚,事情结果圆满;月缺可喻亲朋分离,事情不如人意。而对于游子来说,自然不管是月缺还是月圆都是诉不尽的愁思与乡情。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有时为了更好地表达情感,诗人会在前面加上一些修饰词,如:残月、冷月、素月、江楼月、云中月、水边月等等。

夕阳:我国是农耕社会,自古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存节奏,因此落日对于古人来说便有了催归的含义[2],因此夕阳西下夕阳落下最容易触动天涯游子的羁旅愁思,如:“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落日、残阳、晚照、黄昏、暮色其实都是它的别称或是由其衍生的。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以雁写思的还有“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人赵嘏《长安秋望》)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唐王湾《次北固山下》)“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又写作孤鸿、哀鸿、孤雁、飞鸿等。

杜鹃:又名杜宇、子规、蜀鸟、布谷鸟。传说蜀王杜宇(即望帝)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在传说和蜀人怀念心情的作用下,逐渐变成了思乡的代称[3]。又因为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所以又名“催归鸟”非常容易触动漂泊天涯的游子的乡思,如:“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无名氏《杂诗》)

青山:青山常作为故乡的象征,如:“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唐•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越鸟、胡马:越鸟和胡马也是是情感比较强烈并持续出现的乡愁主题意象,最早出现于东汉文人诗《古诗十九首》的开篇:“行行重行行,与君生离别…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又如:“越鸟恋乎南枝,胡马怀乎朔风。”(夏侯湛《夜听笳赋》)[3]

鹧鸪: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因此极容易勾起人们的满腔愁绪和不愿远行的想法,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浮云:以浮云比喻漂泊在外的游子,如:“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古诗十九首》)“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猿啼:“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李端《送客赋得巴江夜猿》)

蝉鸣:“风蝉旦夕鸣,半夜送秋声。故乡客归尽,水边身独行。”(赵嘏《风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080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22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63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54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62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56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14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5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12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41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8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47评论 4 33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73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7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6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06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76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