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思宇
李靖西岳碑
唐李卫公布衣时,上西岳书,盖厌隋乱,其志奋欲有为,而咨之神明之辞也,其书亦佳;在广西梧州府藤县。次加封李靖碑,属五代后晋,在桂林七星岩北灵剑江畔之山崖上。又卫景武公碑,亦称卫景武公李靖碑、唐卫公李靖碑,全称大唐故尚书右仆射特进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赠司徒并州都督卫景武公之碑并序;唐许敬宗撰,王知敬书,唐显庆三年(658年)五月刻,正书,39行,行82字,额篆书4行共20字;原碑在陕西省醴泉县烟霞乡官厅村李靖墓前,1975年移至昭陵博物馆。现存唐卫景武公李靖碑宋拓本,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罗池庙碑
罗池庙碑,又称罗池神碑,亦称柳州罗池庙碑。唐韩文公作文,叙柳宗元之事,沈传师楷书,在广西柳州罗池柳子厚祠,其碑久佚,现存宋拓本;又罗池庙迎享送神诗碑,亦称罗池铭辞、荔子丹碑,宋苏东坡真书,在广西马平罗池庙;现存广西柳州柳侯祠。后湖南永州、湖北黄冈、四川眉山、四川华蓥均有翻刻,河北河间晚清名家庞泽銮沙痕居藏此碑帖拓本。
九疑山碑
汉蔡邕撰文,并隶书,在广西全州九疑山舜帝庙。
虞帝庙碑
唐韩云卿撰文,韩秀实隶书,李阳冰篆额,堪称三绝,合璧舜庙碑并序,建中元年(780)桂州刺史李昌巎捐俸修缮刻石,在广西桂林虞山。宋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春,张械到桂林出任静江知府,兼广南西路安抚使,重修虞帝庙,并静江府新作虞帝庙碑,朱熹撰文,吕胜已隶书,方士繇篆额,故亦称四夫子碑。其碑云:虞帝祠在城东北五里,而近虞山之下,皇泽之湾,盖莫详其始所自立,而有唐石刻辞在焉;南宋淳熙二年(1175)春2月,今直秘阁张侯式始行府事,奉奠进谒,仰视栋宇倾垫弗支,图像错陈造已淫厉;于是命撤而新之。元至正二十三年(1365年)刘杰撰帝舜庙碑,并隶书及篆额,傅居信跋;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沈秉成撰重修虞帝庙记等65件石刻碑文;都是有关虞帝庙兴衰和桂林文化教育发展的重要文物。
平蛮碑
唐韩云卿撰文,韩秀实隶书,李阳冰篆额,在广西临桂县。
天涯海角亭碑
钦城南临大洋,西接交址,去京师万里,宋庆历陶弼建亭,故以天涯名;合浦汉太守,廉州孟尝君,清政又廉明,克己而奉公,在南海之角,设亭警政,故以海角亭;钦与廉合,乃天涯海角亭,撰文铭碑是也。天涯虽过客,宋迹也三迁,始居平南古渡头,洪五初迁东门口,现移人民公园内。诗文怀故土,相思在天涯;德孤必和邻,海角存知己。
宁贙碑
宁贙碑,全称宁越郡钦江县正议大夫之碑,是隋朝正议大夫宁贙墓志铭,形态拙朴,字体方硬,与南朝刘宋时期之爨龙颜碑、欧阳询化度寺碑、孔彪碑等相类,原立钦州市钦南区九隆镇新明村公所石狗坪。现藏广东省博物馆。
论语尧曰碑
宋张栻书,詹仪之勒石,淳熙十一年(1184)镌刻,正书,307厘米×398厘米,立于桂林普陀山弹子岩。现藏桂海碑林博物馆。
龙隐岩题记
宋谭掞撰品评龙隐岩题记,建中靖国元年冬(1101)刻石,正书,88厘米×77厘米,立于桂林月牙山龙隐岩。现藏桂海碑林博物馆。
逍遥楼榜书
逍遥楼,三大字,颜真卿榜书,唐大历五年(770)刻,正书,232厘米×123厘米,字径分别达68厘米、65厘米和60厘米,在桂林普陀山碑亭。现藏桂海碑林博物馆。
静江府修筑城池图记碑
宋咸淳八年(1272年),胡颖修筑城池时主持刻绘静江府修筑城池图,该图比例尺:南北方向约1:1000、东西方向约1:750。地图纵向321cm,横向298cm。章时发撰静江府修筑城池记,镌刻在鹁鸠山南麓石崖。在今广西桂林市北鹦鹉山。
靖江安肃王神道碑
大明内阁首辅蒋冕撰文真书,记录靖江安肃王朱经扶之生平事迹,十二岁敕掌国事,赐一品冠服,才学横溢,工诗善文,德政卓著。在广西桂林尧山西南麓靖江王陵。
桂林摩崖石刻
桂林山水甲天下,七大字,宋王正功书并摩崖,在桂林独秀峰东麓读书岩。南朝刘宋时期,颜延之任始安郡即今桂林太守时,常在岩洞内读书写诗而得名读书岩。宋蔡京之元祐党籍碑,七星岩之栖霞洞崖林,宋燕肃篆书题名,南宋陈弥寿之新建犒库记,李曾伯之抗元记功碑,郑书奇之新开独秀山石室记,唐昭宗乾宁元年(894年)张浚、刘崇龟之杜鹃花唱和诗,宋方信孺之龙隐洞题诗,米芾程节赠答诗,石曼卿之饯叶道卿题名摩崖等。
独秀峰王城
桂林漓江西岸有独秀峰,因南朝刘宋颜延之诗句未若独秀者,峨峨郛邑间,其南天一柱,独秀奇峰,为我独尊,王者气势,从而得名王城之地。从秦北筑长城,南修灵渠,就将桂林与华夏泱泱中国相互交际发展。唐朝国将功臣李靖在独秀峰下构筑子城,宋建铁牛寺,元改大国寺,亦称万寿殿,明建靖江王府,此处便成为藩王府邸,独秀峰矗立大明靖王府城中。宋高宗赵构、元顺帝妥欢孛儿只斤铁木尔登基之前,曾在独秀峰下居住,故王城又被认为是潜龙飞天之地。
马退山茅亭记
柳中丞作并书,在广西邕州,即今广西南宁。其亭记碑文: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冬十月,作新亭于马退山之阳。因高丘之阻以面势,无欂栌节棁之华。不斫椽,不剪茨,不列墙,以白云为藩篱,碧山为屏风,昭其俭也。是山崒然起于莽苍之中,驰奔云矗,亘数十百里,尾蟠荒陬,首注大溪,诸山来朝,势若星拱,苍翠诡状,绮绾绣错。盖天钟秀于是,不限于遐裔也。然以壤接荒服,俗参夷徼,周王之马迹不至,谢公之屐齿不及,岩径萧条,登探者以为叹。岁在辛卯,我仲兄以方牧之命,试于是邦。夫其德及故信孚,信孚故人和,人和故政多暇。由是尝徘徊此山,以寄胜概。乃壁乃涂,作我攸宇,于是不崇朝而木工告成。每风止雨收,烟霞澄鲜,辄角巾鹿裘,率昆弟友生冠者五六人,步山椒而登焉。于是手挥丝桐,目送还云,西山爽气,在我襟袖,以极万类,揽不盈掌。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是亭也,僻介闽岭,佳境罕到,不书所作,使盛迹郁堙,是贻林间之愧。故志之。
宣汉大成陶冶大夫谨识。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复兴共同癸卯二零二叁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周日子时朱思宇编撰于四川达州木龙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