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的一天,我和爸爸回到故乡,去看望堂伯父和堂伯母。已经有差不多一年没有回去,故乡的景象和风俗我都不太熟悉了。以往回到堂伯父家中,小堂哥和小堂妹早就出来迎候我,然后带我去田野里疯跑,当然还有跟屁虫小花——小堂哥养的小土狗。
这次,只有堂伯母在家等我们。我东望西望的探找,以为小堂哥、妹俩藏起来了,说不定会在门后或谷仓里躲着,故意让我找,毕竟他们不是没有做过,特别是小堂妹,可喜欢作迷藏了。堂伯母见我探头探脑的样子笑了“他们兄妹俩去晒谷场那练舞狮了,你去那找他们吧”。呵,晒谷场——我知道的离这不太远,还隐约传来了一阵阵鼓声和喝彩声。“去吧”爸爸说。
我顺着鼓声和喧闹声,一溜烟地向晒谷场走去。快到晒谷场,只见一群人围在场边,还有不少人穿着舞狮的服装,鼓声隆隆,喝彩阵阵。我找一个人群的缺口挤了进去,大大小小二十个青少年在练着各种姿势、各种动作,最大的约摸二十五、六岁的光景,只见他手舞狮头,双脚略弯,随着鼓点,做出种种动作,时而跳跃、时而金鸡独立,狮口时而大张、时而紧闭,狮眼时而圆睁、时而迷糊。各种动作各种表情精彩纷呈。还有狮尾,虽然舞狮尾不如狮头重要,但也不易,整个人要一直弯着腰,随着狮头在扭动身姿,摆着尾巴,踩着鼓点跳跃腾空或缓步逡巡。
旁边还有一群年龄和我相仿的少年在练拳和弄剑。咦,舞花剑的不是小堂妹吗?只见一把青锋在手,横刺斜劈,舞得滴滴溜溜的,好个英姿飒爽。堂伯父在旁边当师傅,一边喊着号子,一边用剑比划,俨然一威风凛凛的大侠。练了一阵,小堂妹看见我,“旻姐”大叫着便欢喜雀跃地向我奔来,一把抱住我,还把头故意埋在我的怀里,我的妈哎,她一脸的汗,我的衣服成了她的汗巾湿了一大块。“嘿嘿,堂姐,你也来练练剑吧”堂妹知道我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每次都希望我动动。“我就免了,你哥呢”“那,舞狮尾去了”。呵,难怪我找不到。
这时,鼓声停了,大伙可以休憩一阵。小堂哥从狮尾下钻出来,满脸通红,一头大汗。我和小堂妹拢着小堂哥,一起走到堂伯父身边。“小旻,回来了”堂伯父蹲坐着一边抽着水烟筒一边笑咪咪地看着我。“小旻,等下你也下去练练”“我不行”我把头摇得像拨浪鼓,双手在胸前乱摆。“小旻,你猜堂妹练了多久?”“有好长时间了吧”“才一个月”“你爸爸上大学前,可是舞狮头的呵。来,堂伯父教你。”堂伯父递给我一柄木剑,然后摆出了一个架式。我只好硬着头皮跟着堂伯父依葫芦画瓢,练了一会,这个累啊快让我趴下了。“汪汪”不知何时小花来到我的脚边,伸着舌头友好地叫着。我一弯腰便把小花抱起,趁机偷懒,躲到一边凉快去。
晚饭的时候,堂伯父说“小旻,你们仨今天累了,多吃点肉”“嗯,好久没吃过那么香的红烧肉了”话还未落,堂伯母又给我夹了一块。我一边大快朵颐一边问:“好像以前舞狮没有那么热闹,这几年才红火起来”“是啊,是停了好些年”“其实舞狮在我们这一带村庄很有传统,稍大一点的村子都有一个舞狮队”爸爸接过来说:“在清朝末年,舞狮队在村子就是一个民团,民众自卫队”“我听我爷爷那代长辈讲”爸爸陷进了沉思中,而娓娓道来:
清末的时候,清王朝临近崩溃,农村治安很乱,盗贼四起、盲流众多,乡村的治安就靠自发的民团维持。家乡这一带每村都有舞狮队,春节时村村还要派出舞狮队进行比赛,方圆几里的村子都互走动、常联络。农闲的时候青壮年集中一起舞狮习武,多数青壮年都孔武有力、也会一点拳棍之术,而且团结有序组织紧密,所以盗贼轻易不敢冒犯这一带。有几个不知情况的毛贼,偷了几户人家,结果很快被抓住、人赃俱获,送官处置。还有法国红毛鬼也曾想侵袭这里,一百多人装备火枪的队伍才进几个村庄,便被两三千民团队员团团围住,不敢轻易开枪,最后只好灰溜溜的撤了。寸金公园里“一寸山河一寸金”就是这段历史的真实写照。
直到解放后,这里的舞狮队都很兴旺。后来,发展经济了,年轻人多外出读书、打工。大伙娱乐多,也丰富多彩了,看电视、打麻将等等,甚至有些不肖子弟赌钱、吸毒。慢慢的舞狮队也没多少人参加了。那些年村庄的治安一落千丈,年轻人无所事事、萎靡不振甚至偷鸡摸狗的,老一辈看在眼里心急啊。正好政府提倡建设生态文明村,弘扬传统文化,光大优良民俗。趁这股东风,三叔公带头和大伙就把舞狮队呼啦啦重新拉起来。三叔公七十多年的人还四处张罗,凭着记忆去买道具和服装。组织大伙平整场地,招募队员,指导训练,干得热火朝天。一个古稀老人,不知哪来这么大的干劲。这不,空闲的时间,大家集中一起,既可娱乐又可强身健体,青壮年的精气神焕然一新,游手好闲的人没了。村里的风气也好转起来,正气凛然到处正能量。好多在外面生活工作的兄弟姐妹间或也抽时间带着下一代回来参加,过过瘾。嗯,舞狮就是凝聚大伙精气神的形式。
说到曹操,曹操就到。伴着一阵爽朗的笑声,三叔公来堂伯家,他找堂伯商量村里舞狮队到城里表演的事情。爸爸赶紧迎上去,双手掺着三叔公,把三叔公请到屋里坐下。爸爸说:“三叔公,您现在身体真好啊,精神焕发,满脸红光哎”。三叔公颇为得意“现在没啥事干,就和你哥谋划着舞狮队的事。祖宗传下来的乡土好传统不能在我们这代人手上给弄没了。”“趁现在我这把老骨头还硬朗,要好好让后生传承下去,发扬光大”。我在旁边,一边给三叔祖递水烟筒,一边俏皮地问:“三叔祖,舞狮队收不收我的”。“收啊,舞狮队是乡民自发组织,不分男女,只要想学都欢迎。你这城里来的小妞子,三叔祖教你拳术,回家可以自己练练,练好了还可以防身。”
“村里的舞狮队是越来越壮大了,现在四、五岁小伢子也来参加。你勇叔上次到广州参加醒狮表演,还获得了金奖,被评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都是后生在牵头担纲,这传统不会断了,传承下去啦。”三叔祖吐出一口烟圈自豪地说。而我仿佛已站在晒谷场上和小堂妹一起,扎起马步,一招一式有模有样的打起南派拳术。虽然花拳绣腿,但精神爽利、豪气凌霄。这正是千秋传统,代代有传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