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家,《小企鹅》是一本既熟悉又陌生的绘本。在书架上的显眼位置摆放了整整一年,我却从来没有给米哆读过。当初因为米哆对企鹅的疯狂喜爱,我在网上买了好几本企鹅相关的绘本,比如蒲蒲兰绘本馆的《奥古斯汀》,科普类绘本《企鹅!企鹅!企鹅!》等等。
我在选购的时候,考虑的因素只有一个:企鹅一定要够可爱,最好和米哆的“企鹅妈妈”长得一样。但买回来以后,我发现米哆对这些绘本却并不“感冒”,所以每次看到这本最不像企鹅的《小企鹅》,我就选择了自动忽略。直到最近,我暗暗展开了一场绘本“拔草计划”,这才让它重见光明。
让我没想到的是,这本情节简单、字数寥寥的绘本轻易便俘获了米哆,看完一遍又接着让我讲第二遍。雪天里,五只小企鹅纷纷穿上红色、黄色、绿色等颜色的围巾、帽子、手套,在雪地里玩耍。玩完后,回家换上睡衣,吃了妈妈烤的热乎饼干,五只小企鹅齐刷刷躺下睡着了。
“没有妈妈哄他们睡觉,他们会害怕!呜呜呜呜……”当看到最后一页时,米哆突然着急了起来,说着说着竟然哭了。我这才知道,妈妈哄睡对于他而言的意义原来这么大。当五只小企鹅在一大片白茫茫雪地里玩耍时,米哆的第一反应也是说:“妈妈,去哪了?”
在共读时,我想起了米哆的原创打油诗:“地上有雪,滑溜溜,磕倒了,哭啦!”于是,当戴红围巾的小企鹅一头扎到雪堆里后,我又念出了那一串能让米哆哈哈大笑的句子。
有的时候,我总会不自主的带上主观色彩去评判米哆对绘本的喜好,《Rosie’s Walk》和《小红气球不见了》就是例子。
最近三天,我大概讲了快10遍《Rosie’s Walk》,只要我提一起读绘本,米哆就会用不太标准的英语念出这本书的名字。每次小狐狸试图抓住母鸡Rosie,却屡屡失败的情节,总是让他意犹未尽。《小红气球不见了》也有着类似的“套路”。由于这本绘本的封面看着有些“寡淡”,只有黑白红三种色调(内页也是如此),也被我打入“冷宫”多时,终于在今晚解封了。但事实证明,米哆对于情节的偏爱要远胜于画面。
当看到小老鼠阿布到处找他心爱的红气球,可每次都发现是看错了,这种小小的悬念与反转让米哆有些着迷,看完以后立马又让我讲了一遍。
在米哆的小书库中,“小熊很忙”系列大概是我买过最值的一套绘本。从1岁时,我给他讲演,到如今成为“蹲坑最佳读物”,也是我从来没想到的了。昨天,他主动要求便晒着太阳边拉臭臭,还习惯性地拿了一堆“小熊很忙”,自己一页页边看边玩了近20分钟。看着他专注的样子,我真的格外欣慰。
养育孩子的过程,总是能在不经意间被感动。今天早上,我和米哆爸爸就厨房刷碗的问题吵了起来,米哆立马冲到了厨房,对着爸爸大声吆喝了一声,然后用力推开了爸爸,那个严肃的小样子让我心头一暖。
晚上,我陪他吃晚饭,我们一起从大头菜炒面中找到最大的火腿肠。当我找到一块“超级大的肉肉”时,米哆用小手拿起来就要塞到我嘴里:“妈妈吃大的,我吃小的。”看来,这孔融让梨的故事没有白听。
这两周,米哆算是半戒掉了吃饭看动画片的坏毛病。我爸妈还发明了一个吃饭游戏,让我和米哆的饭玩捉迷藏。我闭上眼睛,米哆偷偷大口吃饭,我睁开眼后悔假装吃惊地说:“米哆的饭藏哪里去了?”“藏在我肚肚里了!”“米哆的肚肚里很暖和,所以面条要藏在里面睡午觉。睡起来之后,就从米哆的屁屁里出来了,变成臭臭了”……
自从看完了《游戏力》,对我们一家三口的相处方式,的确有不小的改变,也让我在科学养育的路上走得更加坚定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