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静寂
静默确实是一种审视自我的良好方式,当四周安静下来时,你的烦恼似乎也停止了下来,心中阻碍自己的关键部分也停了下来。这时,你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重新理清事情的脉络,这样,以前阻挡你视线的障碍似乎消失了,你可以重新收获新的内容,可以看清许多缠绕你已久的困惑。找一片属于自己内心的圣地,这个圣地可以使你的内心立马平静,可以是你在乎的一切东西。
关键词:仪典
21世纪,人们对于仪式变得更加不重视,很多人认为仪式只是走个过场,没有什么开展的必要,但在作者看来,仪式似乎是对过去的告别,对未来新的希望的开始;也是对于过去的纪念,或者新的开始的迎接。在我看来,仪式的现实意义或许更多的在于记录,记录以往的每一件可能改变人生的大小事,有了仪式,对于你的印象或许会更加的深刻,更加的不易忘记。
关键词:慈悲与感恩
对于每一件事、每一个人都满怀善意,随手去做在你能力范围内的好事。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你做的每一件好事都会以其他的方式回报在自己的身上。感恩遇到的每一件事,任何经历对于你而言都是成长,怀着一颗感恩之心,世界会以同样的方式回报你。让你的生活多一点感激,少一点抱怨。这样,你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摘抄:
1.静默能滋养灵魂,治愈心中的创伤。它能在你和你所寄寓的那个喧嚣多事的世界之间制造出一个绝缘带——一个可以让你不断找到重生的寂静子宫。静默自有其再生的力量,神圣不可亵渎;只要你向它叩门,它定能带你回家。
2.只有在与自我合而为一时,你才能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才能诱发自我指引的方向,也才能重新掌握自己的梦想。
3.当你沉静独处,你便能看到所有干扰你清晰判断、阻碍你找出问题症结的关键之物,蒙蔽你真实的思想、反应和情绪;你会清楚观察到所有的情绪,分辨出对你有害、让你痛苦和带给你困扰的渣滓,同时也能决定如何去芜存菁。
4.静默和独处都会引爆冲突,它们能在瞬间把我们丢进现实真相里,也因为如此,二者对我们灵魂的健康影响极大。
5.腾出静默的片刻,意思就是要你退后一步,保持足够的距离,好让自己能清楚辨认生活之画可曾倾斜。沉静下来,你的视野会更明晰,或许还能明确认出生活中失衡的部分,这可能是你不曾有过的经验。
6.静默是一个能广纳一切的空间,它创造了一个神圣的虚无,一个你能接受真理、希望、力量、治疗和启示的开口。
7.静默不等同于祈祷。祈祷是一种引导情感和思想,使之集中并传向源头的方式;静默却是倾听,是接纳,是无所为。祈祷是努力去探寻源头,或是企图与之沟通;而静默,是让自己去谛听内心的源泉之声,让自我成为源头活水的一部分。祈祷是求之于外;静默是反求诸己。祈祷时,你是发出信息的人,而静默中,你是接受信息的一方。
8.爱能把我们带进超越时间的狂喜空间中,当我们沉浸在爱里,爱便是天地间的一切,其他,都不存在。
10.仪典是为了庆祝重生,使生命从某一阶段过渡至另一阶段。
11.以仪典来凸显、标示这些经历,能使这些经验强化为深刻的真实刹那。
12.所有的仪典都自心里开始,在心里结束,与地点或用品其实没有多大关系。真正的关键是爱,是虔敬,是心念。
13.你所需要的只是一份决心——使你身处的此一时空深刻丰富,使你的这段经历庄严神圣。
14.只要你怀着神圣、专注的心,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便都将变成一个仪典,歌颂者你和造物主、你和有情万物的深深牵系。
15.我们成就不了伟大的事业,只能怀抱无限的爱来做一些小事。
16.千万别低估了小小善形的疗伤能力。一个爱的字眼,就能把人从痛苦深渊中拯救出来,并且带给他们希望;一个微笑,就能让人相信他还有活着的理由;一个关怀的举动,甚至可以救人一命。
17.如果你把生命里的每一天、每一次呼吸都看成一件雕琢中的艺术品,那将会是怎样的一种生命形态?把自己想象成一件未完成的艺术品,每一天里的每一秒钟,一件伟大的艺术品随着一次次的吐纳而逐渐成形。
感悟:
《活在当下》是一本关于真实刹那的书籍,即为追寻快乐的书籍,它告诉我们:只有在充分享受自我时,只有在探求自己最大的需要时,只有全心全意的投入时,才有可能体验到真实刹那,你才有可能收获快乐,并就不同的人群给出了不同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