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作的关系,接待过台湾的客户,结交过台湾的朋友,参加过台湾茶人的大陆访问茶会,但是,那些一面之缘终究抵不过这次台湾之行,充沛地深度去感受我们大陆人眼中的台湾,一个真正的台湾。
我从台北故宫博物院出发,与紫禁城的原装相比,这里的建筑有点山寨的感觉,可展出物的确是精挑细选后的精品,记得我看了大陆各地方博物馆后去北京,在首都博物馆曾晃荡过整整一天,当时还惊叹首都展出的都是精品中的精品,那么看了台北故宫博物馆后,这、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精中选精的绝品?
大约了易于搬运来台的缘故,这些绝品都小巧玲珑,设计独到,镇馆之宝翡翠白菜和红烧肉,竟然真品也就那么小小的一块。我看到将空间应用到极致的各种古物,启迪了现代设计师对空间的完全利用,从而衍生出历经时光磨砺而后又与现代相结合的别样思路,令人肃然而生穿越古今,恒久魅力之感。
台北故宫博物院,除了结合现代高科技的声光多媒体全方位展示,做得很好的一点就是不准拍照,禁止大声喧哗。这巧妙地保护了独家的版权,因为大量的归纳整理文献和资料都是付出了心血的作品,而制作出售藏品的各类复制品和纪念分析书籍,确保了独有的专利,可以想见故宫博物院这一机构可以赚得怎样的钞票满钵。
有点小小的私心,为什么垄断老祖宗的东西来向其后代牟利?转念一想,算了,赚得多一些,多投入到藏品的保护和整理工作中,还能解决不少人的就业问题,何尝不是老祖宗留给后人的庇佑呢?
台湾导游陈先生开玩笑说:你们是不是眼红,想把这些珍宝要回去呢?
我顺势点头微笑。
他半开玩笑半正经地说:好比兄弟分家,弟弟就拿了这么点,还是哥哥分的多,最值钱的都是什么?都是不动产啊!
他言下之意,想把藏品要回去,得分点土地来。
我大笑,表示赞成不动产——即大陆的土地现在的确升值了不少。
这种感觉是复杂的,后来在圆山大饭店,意外地对其大堂陈列的史料惊鸿一瞥,这份感觉就延续得更加微妙了。
此行入住了知名的圆山大饭店。这是当年修建来接待国宾的饭店,建筑宏大正气,阳台格外宽阔,大红的柱子,雕梁画栋,俯瞰远处台北101大楼,前面的河川流过,煞是美丽,这是台北现代摩登繁华的一面,在这个位置得到完满的呈现,在宽大的阳台坐着喝茶时最美不过的了,风儿也格外舒畅。
夜晚我在圆山大饭店各处转了又转,意外看见今年是圆山60周年纪念,走廊有不少历史资料展览,可以窥见蒋介石与宋美龄在圆山展开外交活动的诸多独家资料,从雄踞大陆到退居小小岛国,这样的落差背后依旧有常人难以想象的奢华与离乡去国的淡淡悲哀。在台湾的旅途中,看了旅游大巴上放映的短片,有张学良临终前最后接受的一次采访,解密西安事变和他与蒋介石先生的关系;有蒋家王朝如何在逃离大陆的时候,运走大批黄金的解密(看得大陆人挺不是滋味的);有邓丽君出道15周年演唱会的实况录像,有听导游介绍台湾这些年来发展的起伏坎坷与市井生活……我五味陈杂地从每一细节去想象、去重现台湾这些年来走过的岁月,以及台湾人民所渡过的我所未知的那些昔日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