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迟动不了笔梳理我的2022年度总结,心里很惶恐,朋友圈、公众号推送的年度汉字、年度叙事都是满满的正能量、满满的收获,读后令人精神振奋、催人向上,回顾我这一年,盲碌多,规划少,缺乏目标,所以年终总感觉心里空落落的,但一年总是要总结一下才心里踏实的,是回顾反思,更是展望规划,希望新的一年,在自我成长方面能够重拾之前的“生猛”。
回顾反思
忙碌的上半年
上半年我梳理的关键词是“忙碌”,整个一个学期是忙碌充实的。
教学上,跟三班的孩子越来越有默契,社会化学习实践开展的有模有样,日总结、周表彰、分层开会等,现在回想,那个时候真的是做到了全情投入,一年来全身心的付出和陪伴,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和进步,也看到了自己学期初制定的目标已初步实现:缩小接班时的成绩差距,再加上家长的认可和肯定,所以内心满满的价值感和幸福感,虽忙碌但幸福。
教研上,参与“骨干教师”评选活动所有数学老师的听课议课活动,和伙伴们一起磨课研课,共同探索、品味好课的魅力。那段时间,虽然忙碌但很踏实,还留下了一篇《每天长高一点点》的公号文章,这句口号也一度成为我勉励自己成长的格言。
活动组织上,组织了一次也算比较大型的活动——新书发布会,活动结束最大的感受就是,承担活动是快速提高能力的最佳渠道,诸多细节和繁琐的事务很是考验人,还好有领导和同伴们的指点和相助,得以使活动圆满结束,承担即成长绝非虚言,那段时间忙碌但很充实。
自我成长上,暑期学习力惊人,父亲住院,我在医院陪护,报的成长书院的课同步开课,我就在医院边陪护边上课,还输出了四篇文章;假期末,又搭上新网师招生的末班车,以《我想和成长死磕到底》为题写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史,顺利成为一名新网师学员,现在回看这个题目是有些让我脸红的,想不出当时哪儿来的这么大的成长动力,大概也是为了逼自己一把,学期末选修学科以“良好”的成绩获得了新学期的学习资格。那段时间忙碌但很有成就感,跟着一群闪亮发光的人前行,是不会偏航的。
迷茫的下半年
然而,我的下半年却是迷茫的。
“茫”在新华字典中的释义有两种:1.模糊不清2.无所知,找不到头绪。我觉得很符合我下半年的心绪和状态:忙碌、盲目、茫然。
下半年突然就找不到工作、自我成长的动力,整个状态就是脚踩西瓜皮,滑哪儿是哪儿。有目标的人在奔跑,没目标的人在流浪,因为不知道要去哪里!
现在反思,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秋期开学前缺少规划,面对新变化时准备不充分。接新班,不适应学生,不适应家长,不适应班主任角色,班级问题重重,整天像救火队员一样,灭一起,又出来一起,焦虑至嗓子哑失声,归根结底,就是开学前功课做的不足,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疫情按下了线下教学的暂停键,在线上教学期间,通过孩子们的日常听课、作业表现及家长的配合度,我对这群娃儿们的性格,和他们背后的家庭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然后就开始对症下药,以表扬鼓励、树立榜样为主,日反馈、周颁奖、期末自掏腰包发红包、寒假有计划布置好各项任务及时关注督促,行动起来了,计划清楚了,内心也没那么冲突和内耗了。
总结梳理
总结一下,缺乏目标、情绪化、不能持之以恒是我2022年存在最大的问题。
比如说读书,一年来读的书一双手都数的过来,这是最让我心虚的;
比如写公众号,没有计划,随意性很大,热情高涨时,可以连续几天日更,情绪低落时,任凭各种素材在脑海中翻滚,一个字都不愿意写;
比如带班,不能等问题出来后才想着怎么解决,要提前想好会遇到什么问题,怎么避免,如果发生了怎么解决,这样就不至于太过被动......
梳理一年工作,也是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年终的中层述职还是给了我很多力量,原来很多事情我也可以做的很好,回想走上中层岗位已两年半,有过困惑,但不后悔自己的选择,相对于之前,确实付出了更多时间和精力,但反哺的却是成长中的自己,而我也在不断精进的过程中,学会不给自己设限,明白了很多事情不是能力达到了才能去做,而是在做的过程中,能力也跟着随之提升。
展望规划
这一年,虽然步履踉踉跄跄不够坚实,但过去的就让它翻篇吧,2023年,我希望自己能更新、重启、向上,首先在思想上重葆积极、奔向目标的精气神儿。作为一名教师,作为孩子们的母亲,也算是他们的精神领袖,假如我没有这个精气神儿,他们肯定也不会精神到哪里去。
先立下一个新年flag吧,据说写出来能增加自己的行动力,那我就来实践一下!
感谢所有关注、鼓励、指点、陪伴我一路成长的伙伴儿们,爱你们!新的一年,我们一起大展宏“兔”!遇见更美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