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个奇怪的现象,对手往往成对出现,如:秦汉与匈奴,晋朝与鲜卑,隋唐与突厥,两宋与辽金,明朝与倭寇满清,满清与列强。战国时期中原掀起统一潮的同时,草原上匈奴也迅速崛起。
许多人都说,幸好匈奴崛起在中原王朝统一之后,如果匈奴崛起在中原统一之前,一旦入侵中原,中原各国只能各自为战,没准就没有秦汉了。对于这种说法笑笑就行了,实际上强大草原政权的崛起与中原各国兼并潮流并不是巧合,可以说没有战国兼并、秦汉崛起,就没有草原王朝的诞生。
要理解中原王朝崛起与匈奴崛起的关系,我们需要先从生产方式来了解:
1,农耕民族主要种植农作物,辅助饲养牲畜,定居生活,拥有经济、文化优势,拥有城池和集市等。这种生活方式相对来说十分先进,土地承载力高,自然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更高。
2,游牧民族主要饲养牲畜,逐水草而居,没有城池,没有文字,生产方式极为落后。自然草原人口承载力也极其低下,不仅生活条件十分恶劣,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也极为薄弱。
3,农耕民族产品主要是粮食和手工产品,游牧民族主要是畜牧产品,两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因而会产生大量贸易。
但是,要知道,中国农耕十分先进,自给自足水平很高,游牧民族却常常面临严重物资短缺局面,这就形成严重的经济地位不对等,常常农耕民族不需要草原物资,游牧民族却需要农耕民族物资。因而,一旦草原面临气候灾难、战乱、瘟疫、草原退化、人口膨胀等情况,草原民族互相杀一通后,就好南下抢我们喽。了解了这些,就能理解草原民族是怎样崛起的了。
西周初期,由于生产力低下,农牧分界线比较靠南,在今天中原以北、关中平原周边地区分布着大量游牧、半游牧部落。此时,相对于中原各国来说,这些游牧、半牧部落:一方面从事着贸易中间商作用,控制着草原通往中原的贸易通道。另一方面充当着草原民族和农耕民族的缓冲区。
由此可见:游牧部落群体主体分部在今天长城内外沿线;生产力低下;地理位置相互独立;部落血缘不同;文化不同;贸易路线不同;受中原不同文化影响等因素,这些游牧部落并不相认同,也难以互相兼并,自然无法形成强大统一游牧政权。
周王室东迁以后,周天子权威大减,各诸侯国内的政变和战争不断,许多胡人部落一度攻入中原地区,于是就有了著名的“尊王攘夷”。
随着青铜器发展成熟,铁器出现,牛、马运用技术的成熟,中原各国生产力快速提升,中原地区掀起前所未有的兼并潮流,各国开始向外扩张。
伴随着中原掀起统一潮流,草原政权走向统一也成为必然:
1,随着中原诸国向北方扩张,许多胡人部落被同化或被驱赶外迁,长城以外部落人口大增。新的人口到来,也给草原地区带来许多新技术,生产力也相应提高。
因而:塞外游牧部落实力大增,为草原统一打下基础。
2,随着中原王朝扩张,中原王朝领土逐步靠近蒙古高原边缘。游牧部落人口重心转移到蒙古高原。
因而:游牧民族面对的地形单元越来越单一,也就更容易诞生一个统一草原王朝。
3,随着中原统一步伐推进,草原民族被迫面对更强大、更单一的贸易、劫掠对象,小规模军队没了军事优势。
因而:草原民族日益趋向组成一个更庞大、更统一的草原政权。
匈奴、月氏、东胡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登上的历史舞台。伴随着秦朝崩溃,中原战乱,匈奴趁机崛起,东征东胡,西破月氏,挥师北上征服漠北诸民族,等汉朝建立,匈奴已经成了超级草原帝国。
总体而言,草原王朝的诞生与中原王朝诞生密切相关,面对中原王朝诞生,即使不是匈奴崛起,也会是东胡崛起、月氏崛起,或其他民族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