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文荟萃的东晋时期,有一个名气经久不衰的家族—琅琊王氏。在这个家族里,有才的名人数不胜数,其中突出的有一位伟大的君子—王导。
他顾全大局。衣冠南渡以后,晋元帝倚重王氏,重用王敦、王导兄弟,从而形成“王与马,共天下”的格局。当时的生活啊,可是难过。就连当时皇帝司马睿也一样,因为王家随时可以选择推翻司马家族。但司马睿十分信任王导。公元307年司马睿在王导的建议下去往了江南,但因为种种原因,导致南方士族与百姓对皇室十分厌恶,司马睿到了那里以后并没有受到正眼对待。为了打破这一不利的政治局面,王导为司马睿制定了基本施政方针:一是“清静为政”实质就是尽可能不打破、不挑战既有的政治利益格局,维持各方势力相对平衡。二是“抚缓新旧”,所谓“新”,是指不断南下的中原士人“旧”是指江东“吴人”之势力。而后便开始笼络南方士族,实施计划,果然俘获了南方百姓们的民心,俘获了大家的信任,东晋的建成就更容易了,而如果没有王导这些方法,东晋的建成肯定不简单!所以王导的辅佐参与也功不可没。
他忠于治国。西晋末年战乱不断,司马睿和王导都希望复兴皇室,王导十分敬仰琅琊王,便全力辅佐他。可现在天下大乱,各路人马都为了保全自己互相争斗。元帝十分器重王导,请他做自己的司马,凡是有需要仔细谋略的地方,王导都积极出主意。勤勤恳恳的辅助着晋元帝治理国家,某天,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目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把国家放到第一位,把这当成自己的使命。他尤能忍事,善于斟酌,可见他的治国之心多么强烈!
他施政以宽。王导老了以后,基本不再去处理政务了,只是在一些文件、资料上面签字,人们都说他老糊涂了。可他真的糊涂吗?便自叹曰:“人言我愦愦,后人当思此愦愦。”他只是想的怎么样这个国家才能更好他尽量的去调和各种矛盾,为了稳定政局,去拉拢百姓,因为当时南方势力大,他便想到了“宽容政策”,正是他一次一次的思考政策并实施,东晋王朝才得已国泰民安。
历史上人们对王导的评价褒贬不一,那王导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苏轼曾评价:“晋之王导,可谓元臣。”他明大势,识大体;敢担当,有决断;他团结众人,稳定局面;爱人以德,施政以宽。王导,他,就是这样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