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寻访范十(下)
李白吟完诗,坐下来端起一杯酒:“唉,‘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
“但你是‘急弦无懦响,亮节能为音’啊!”杜甫安慰李白说,他把“亮节难为音”中的“难”改成了“能”。
“对!”李白举杯说道,“管它呢!喝起来!‘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好,喝起来!”杜甫站起来响应,“下面我来吟诵一首《橘颂》,以明心志,以助酒兴!”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yǎn)棘,圆果抟(tuán)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纷缊宜脩(xiū),姱(kuā)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受命不迁,行比伯夷,堪为楷模呀!”李白赞叹道。他看腾小追有些困惑,就问:“小追,杜二吟的《橘颂》怎么样?”
“好啊……可就是不太懂。”腾小追答道。
“屈原这首诗比较长,据说是最早的一首咏物诗。它通篇都在铺排、描绘橘树的形象,赞美坚贞不移、纯洁无私的品德,实际上就是为了表明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李白介绍说。
“噢……”腾小追回味着李白的话,“你刚才吟的是陆机的《猛虎行》,杜甫吟的是屈原的《橘颂》,你们为什么不吟几首自己的作品呢?”
“对呀!”李白转向杜甫,“小追的建议很好,吟两首如何?”
“好啊!”杜甫也赞成。
“你别说,最近我们还真写了两首诗,”李白边说边示意杜甫,“你先来怎么样?”
“好!”杜甫站起来,想了想,吟道:
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飞扬跋扈为谁雄’!”腾小追跟着重复道,“真带劲儿!”
“带劲儿?”范十听不明白。
“全诗的意思我虽然不太明白,但我感觉这句最好,读起来有一种手挥长剑,头发飞动……大义凛然,不可侵犯的感觉,好像看到了一个鲜活的李白,飞扬的李白……”
“说得好,小追!”杜甫夸奖道,看来是说到了他的心里。
“你不知道,小追,杜二这是在批评我呢!”李白笑着说。
“批评你?没看出来,我看倒像是表扬你!”
“你看,他说我到处漂泊,不务正业,既不炼丹也不求仙,每天只知道喝酒唱歌,虚度时光,还飞扬跋扈惹人烦。”
“我来问问原创,”腾小追转向杜甫,“是这样吗?”
“应该说有规劝的意思,”杜甫说,“更多的是感慨和不平。像李十二这样有报国之志、济世之才的人,为什么只能求仙访道、痛饮狂歌?他心雄万夫、胸怀天下,为什么难以称雄、不能施展?”
“问得好!”腾小追和范十齐声赞道。
“嗨,杜二就是太执着,何必这么认真?我们还是轻松一点,自娱自乐吧!”李白喝了一口酒,说道,“来,听我的!”随即站起来吟道:
戏赠杜甫
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嘿,这个好玩,我喜欢!”腾小追没见过这样写诗的,感觉很新奇,“这也太不正经了!这是诗吗?怎么像顺口溜、打油诗?”
“诗就应该正襟危坐、一本正经?”李白不同意腾小追的说法,“本来我们的烦恼和苦闷就够多了,我们自己不去挣脱束缚、笑对人生,岂不要憋死?”
“这是一篇游戏文字,你没看题目里有一个‘戏’字吗?”范十对腾小追说,他指了指桌上的饭菜,“吃腻了大鱼大肉,就想吃点时鲜果蔬,我看这篇东西挺好!”
“你们不知道,李十二这是在嘲讽我呢!”杜甫笑着说,“他说我在大太阳底下戴个破草帽,骨瘦如柴,就知道苦苦吟诗,像个穷困潦倒的书生。”
“可是我从这首诗里看到的是关心,”腾小追对杜甫说,“好像是说你太瘦了,作诗不要太苦,要注意身体。”
“小追说得对。诗又不当饭吃,何必苦了自己,健康才是最重要的。”李白说,“如果说有嘲讽的话,那也包括我自己。我们都作诗,有时作起诗来真是废寝忘食呕心沥血,结果就是‘太瘦生’,你说这又有何用?还不如忘掉烦恼、及时行乐!”
“哎,我突然有了一个生财之道!”腾小追没头没脑地说。
“生财之道?”李白以为腾小追又在捣鬼。
“我们那里许多人都在为发胖烦恼,都在想尽各种办法减肥。如果像你们说的吟诗能让人消瘦,那就是一个生财之道啊!你们好好总结一下,去申请一个专利,然后一推广,保证挣大钱!”
“为发胖烦恼?还有这等事?”大家觉得不可思议,唐朝人可是以胖为美呀。
“有啊!减肥是我们那里最吸引人、最火爆的一件事。如果有好的减肥方法,肯定会受欢迎。你们这个方法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作诗减肥法’!又高雅又赚钱!”
“好像不行吧,世上有几个人会像我们这样苦苦吟诗啊……”杜甫认真地说。
“当然不行,小追这个小鬼头总是胡思乱想、不着边际,你要跟着他走,就掉沟里了!”李白指着腾小追对大家说,因为他最了解腾小追了。
“我这叫敢想、敢说!”腾小追笑着说,不过他也同意杜甫的说法,“嗯,也是……我们那里已经没几个人写诗了。”
范十端起酒杯提议大家喝了一杯,对李白和杜甫说:“你们之间的赠诗,互相劝勉,互相提醒,体现出兄弟间的关爱之情。总结起来就是:李十二不要沉迷于求仙访道、痛饮狂歌,要振作起来;杜二不要执着于呕心沥血、苦吟成诗,要注意健康。你们这对相差十一岁的朋友,志同道合,情同骨肉,令人感佩。”
听说李白和杜甫相差十一岁,腾小追问道:“那肯定是李大杜小了?”
“对。”范十答道。
“可是看这两首诗给人的感觉却恰恰相反,感觉应该是杜甫比李白大十一岁。李白的诗更天真活泼,杜甫的诗更沉着老练。”
“嗯,是有这种感觉。”范十点头同意。
腾小追进一步说出自己的感觉:“杜甫的诗太像诗,李白的诗太不像诗;杜甫的诗是素描,李白的诗是漫画;杜甫的诗是正剧,李白的诗是喜剧。”
“什么漫画、喜剧,乱七八糟的,没听说过!”腾小追说的有些名词李白不太懂。
“这是我突然产生的一点感受……”腾小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