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炼金之旅》摘要二十六

本质与个性

01

“本质”与“个性”是第四道经常一起讨论的观念。

本质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东西,个性则是后天学习而来的东西。

例如,人的体质、长相、体形、性向、偏好、良心、与大自然亲近,这些属于本质。

观念、语言、意见、理论、专业技能,这些是在生活过程中学来的,属于个性。

个性时常随环境改变,但本质保持不变。

在对自己下功夫时,观察自己,清楚自己的本质与个性是重要的事情。

一般人在年幼的时候,本质会强于个性,小孩的天真、善良、纯洁、活在当下,都是本质的特性。随着小孩逐渐成长,成长换个角度来说就是被红尘污染的历程,当小孩接受的教育越来越多,他的个性就开始强过本质。

如果没有来自高等力量的帮助,一般人的本质不可能获得发展的机会,所以长大以后,普遍现象是成人拥有“成人的个性”,但却缺乏“成人的本质”,只停留在“小孩的本质”。

02

小孩的“本质”想与泥巴亲近而已,而大人却以各种价值观来扼杀本质的流露,以近乎暴力的方式来强迫他“个性”成长。

小孩唯一能做的就是以哭泣来宣泄悲哀,事实上,哭泣是本质排除负面能量的自然渠道。

大人觉得玩泥巴无趣,那其实是天真的本质隐没不见了,才无法体会小孩活在当下所以事事都新鲜有趣的境界。

毕加索曾经说过:“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问题是,一旦他长大了,怎样保持还是个艺术家?”

03

对于成人来说,一旦走上修行的道路,就必须双管齐下,一方面有意识地使停止成长已久的本质再度成长,一方面抑制“虚假个性”,加强“真实个性”。

个性并非全然是坏的,有些个性如专业技能是谋生工具,有些个性如守时、守信、自律,这是好的,有些个性是社交能力、幽默感,这些都能润滑人际关系,令人愉悦;而有些个性则是虚假的价值观、似是而非的行为模式,这是坏的。

凡事对修行有帮助的是“真实个性”,对修行无益则是“虚假个性”。

就一般人而言,他们拥有的“真实个性”很少,“虚假个性”则庞大如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近几天阿瑶被一个少妇刷屏了,每天发几条朋友圈吐槽自己和老公之间的不和,明理人一看,其实他老公也没做错什么,只能说...
    瑶文嚼字阅读 3,287评论 8 3
  • 下午抱着二宝早早做好饭,等着老公和大宝回来。可能是大宝作业写的慢,一直等到六点半多了才回来,一进门儿子习惯性的...
    邓启旭邓君浩妈妈阅读 981评论 0 1
  • 宛风|第47个故事|艺术疗愈的开启 坚持画画的第29天。 从我1月1日开始画画,并不是从禅绕画开始的。从最初手残党...
    宛小风阅读 4,421评论 5 10
  • 从去年8月份有规律的参加跑团活动以来,自己一年下来的跑量约有三四百公里,相对于那些上千公里跑量的跑迷来说还是很小的...
    文亮频道阅读 1,631评论 0 1